“三維立體畫面太逼真了,躺在里面有種失重感,就像在太空漂浮。” 5月中旬,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大隊大隊長李永全,在某航空醫學鑒定訓練中心體驗了一把“太空艙”。
李永全體驗的“太空艙”,全名為“漂浮放松反饋訓練太空艙”,是一種新型心理訓練裝備,由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研制。據悉,運用該艙開展心理訓練,能有效提升官兵應對壓力、快速緩解身心疲勞的能力,并可對一些心理疾患實施有效的輔助調節或矯治。
“太空艙”項目的課題負責人、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航空心理中心主任宋華淼介紹說,其設計的核心依據是“人在漂浮狀態下更容易實現自然放松”的心理學規律,即漂浮療法理論,該療法在國際心理學領域已被廣泛認同、普遍運用。
在兩年多的科研攻關實踐中,該項目課題組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創造性地實現了“太空艙內的漂浮”,讓人體在盛有漂浮液囊的空間中體驗失重感;運用3D技術制造太空空間真實感,讓體驗者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據宋華淼介紹,與傳統心理放松反饋訓練相比,運用“太空艙”開展心理訓練,受訓者無需主觀想象和其他努力,即可實現理想的放松狀態。
據了解,該艙此前在陸軍、空軍、第二炮兵的多家療養和醫學鑒定訓練機構試用。與其配套的《漂浮放松反饋生理參數標準》和《漂浮放松反饋訓練方案》,為部隊自主開展心理訓練提供了技術指導。(記者李開強、通訊員李曉龍)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報道,印度太空研究機構成功試射一個重型火箭,希望在3000億美元的太空市場獲取更大的利益。“馬克III型”火箭于18日上午9時30分載著無人太空艙,從印度南部安得拉州斯里赫里戈達島的發射基地升空。
"馬克III型"火箭試射成功將大幅提升印度的衛星發射能力。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9日報道,印度太空研究機構成功試射一個重型火箭,希望在3000億美元的太空市場獲取更大的利益。“馬克III型”火箭于18日上午9時30分載著無人太空艙,從印度南部安得拉州斯里赫里戈達島的發射基地升空。
宛如太空艙般的展示大廳、明暗交替的五彩燈光、可插U盾的ATM機、全天候的多媒體觸摸屏……昨天,國內首家全自助辦理業務的24小時智能銀行—北京銀行長安街支行正式亮相。市民可在此借助高科技設備,完成開卡、領U盾、轉賬匯款、購買理財、申請貸款等幾乎所有個人銀行業務,無需排隊等柜員辦理。
攝影師Dan Winters拍攝的這組名為《太空艙》的照片集清晰地向人們展示了“奮進”號、“亞特蘭蒂斯”號和“發現”號三艘航天飛機的駕駛艙,以及航天員們是如何與這些高科技設備打交道的。
五一期間,西安市一家新開業的“太空艙”微型旅館受到游客歡迎,客人入住的“太空艙”分上下兩層,每層艙體長2米,寬1米,高1.2米,艙內配備了電視、梳妝臺、電腦桌、無線寬帶等設施。
“膠囊旅館”遍地開花?專家稱開封不一定適合。
在這個膠囊旅館中,76個艙房分列在以十二星座命名的房間里,旅館一樓為會客休閑區,二樓是睡眠區。起源日本受青年喜愛 據店長小張介紹,1979年,世界上首家“膠囊旅館”出現在日本。“膠囊旅館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短暫的、密集人群的市場需求,但不太可能在開封遍地開花。
紀實攝影:太空艙
起源于日本,風靡于全球的太空艙旅館在河南鄭州市場方興未艾。1月14日,記者走進一家太空艙旅館,探訪這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新型旅館。
據伊朗媒體報道,伊朗28日成功利用國產“開拓者”運載火箭將一只活猴送上太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報道說,攜帶猴子的太空艙脫離火箭后進入距地面120公里的預定軌道,隨后按計劃返回地球。
28日,伊朗國家電視臺等媒體報道稱,伊朗向太空發射了一個載有猴子的太空艙,且隨后在地面成功取回該飛行器,伊朗媒體稱這表示伊朗離載人航天飛行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2011年10月,伊朗承認他們當年9月將活猴送上太空的嘗試失敗,并宣布無限期推遲將活猴送入太空的計劃。
25歲小伙張力(化名)因下體出現突發狀況,去醫院就診,醫生檢查后建議做包皮環切手術。
這款外觀拉風的概念車絕對像是只會在科幻電影里才會出現的,整個外觀看上去就像是個外星人太空艙,你甚至連車輪都很難注意到,它們被整個包裹在車身外殼里。內艙也是全皮覆蓋再加上鋁合金材質,總之就是怎么吸引眼球怎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