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軍事報道,奧巴馬28日與安倍白宮會晤后進行了聯合記者會。奧巴馬表示,美國歡迎中國和平崛起,強調一個強大的美日同盟不應被看成是對中國的“挑釁”。但媒體注意到,兩人在記者會上大篇幅談論中國,中國成了“不在現場的參加者”。
俄羅斯衛星新聞網28日稱,安倍訪美的背景是兩國正不斷加強反華聯盟,新版的美日防衛合作指針使中韓又拿到了“當代日本軍國主義化的新證據”。俄“專家”網站29日稱,美日新防衛指針顯示“日本已全面倒向美國”,將威脅到俄羅斯的安全和俄日關系的發展。
韓國《中央日報》29日發表社論稱,隨著中國在經濟和軍事領域的崛起,美日“極致同盟”逐漸顯出輪廓,這預示著東亞秩序將產生新的驚濤駭浪。韓國《東亞日報》同日發表社論稱,在中國的大國崛起和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中產生了日本的“正常國家化”,韓國的戰略價值不無因此降低的可能。一旦獨島(日本稱竹島)爭端激化,韓美同盟和美日同盟會發生沖突。
商務部商務研究院日本問題專家唐淳風2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奧巴馬與克里接待安倍的方式尚屬“正常程序的正常接待”,并非高規格禮遇,“在世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之際,安倍也沒什么可以特別高調的理由”。唐淳風表示,美國總統奧巴馬再次重申美日同盟不應被看成是對中國的“挑釁”,這個公開表述是說給世界,也是說給安倍聽的,因為奧巴馬不希望媒體大肆渲染美日同盟得到深化與鞏固,形成美國在戰略上“壓制”中國的印象,這表明美國此刻并不愿意站在中國的對立面。
(原標題:奧巴馬:美日不想挑釁中國 外媒:東亞將驚濤駭浪)
第13屆“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會議27日在俄羅斯索契閉幕。普京說,核武器不應被視作挑釁,而是一種威懾手段,有利于維護世界安全和和平。他強調,俄羅斯將永遠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核地位,所有擁核國家也必須承擔與其核地位的相匹配的責任。
比利時民眾27日聚集在布魯塞爾市中心廣場,悼念上周的二連環恐怖襲擊遇難者,不料約400名極右翼民族主義分子到場鬧事,他們高呼反伊斯蘭口號,并做出納粹式致敬的手勢。
據韓聯社報道,11月23日是延坪島炮擊戰4周年。韓國國防部發言人金珉奭說,關于延坪島炮擊事件,朝鮮不僅沒有道歉和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反而意圖將挑釁的責任轉嫁給韓方。
”報道稱,華盛頓方面已經計劃在未來兩年內投入1.56億美元幫助東南亞國家提升“海上行為能力”,但表示美國在南海主權爭端中持中立立場。臺灣《旺報》稱,美國提出“南海三不建議”,是在向北京叫陣。
韓國YTN電視臺26日稱,韓軍聯合參謀本部當天發布消息,稱朝鮮當天下午5時在東部城市元山附近向日本海發射3枚短程飛行物。韓聯社稱,韓國軍方承認25日和26日在西北島嶼駐扎的海軍部隊動用K-9自行火炮和海岸炮進行海上射擊訓練。
香港《文匯報》2日刊文稱,美國和日本圖謀在今屆香格里拉對話會拉攏那些與中國有領土“過節”的國家,打造一個對華的包圍圈。香港《文匯報》2日刊文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中將1日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脫稿反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對中國發出的挑釁言論。
在5月29日下午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局長、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另據新華網北京5月27日報道,5月26日下午5時許,一艘越南漁船在中國西沙群島海域對海南省東方市的漁船進行干擾沖撞時傾覆,船上人員已被及時救起。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海軍22日表示,朝鮮必須立刻停止越過“北方界線”(NLL)的行為,并停止“威脅”韓方將進行軍事攻擊。據報道,當地時間20日下午,朝鮮3艘艦艇越過“北方界線”,遭到韓國海軍艦艇警告射擊后退回。
朝鮮軍方通過朝中社發布聲明,指責韓國軍隊對朝鮮艦艇發動了“蓄意的嚴重挑釁”。據報道,當地時間20日下午,朝鮮3艘艦艇越過“北方界線”,遭到韓國海軍艦艇警告射擊后退回。
美國國務卿克里連續指責中國,將中國在西沙群島的行動稱為“攻擊性行為”,并稱中國在“挑釁”。中國逐漸獲得在南海……
王毅強調,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是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美國國務卿克里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了電話,美方要求中方不要采取挑釁行為。
外交部長王毅昨天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克里通電話。
王毅強調,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是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美國國務卿克里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通了電話,美方要求中方不要采取挑釁行為。
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8日發表一份聲明說,菲律賓抓捕中國漁民是一場“預謀”,試圖挑起南海緊張。” 普利斯瑪8日聲稱,菲律賓不會馬上釋放中國漁民,而將依照程序把案件移交非法入境委員會。
菲律賓海警6日在南海半月礁附近扣押一艘中國漁船,逮捕船上11名中國船員。在報道菲律賓抓扣中國漁民事件的同時,外媒紛紛強調了事件的背景——美國總統奧巴馬日前剛訪問過馬尼拉,雙方簽署軍事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