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今天這一代美國人的核心戰略挑戰就是在中國持續崛起的時候,美國如何保證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剛就任一個多月的美國新防長阿什頓 卡特7日訪問日本,開啟自己首次亞洲之行,行前他的這番話被稱為標志著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政策進入新階段。
“中東等地區危機重重:‘伊斯蘭國’極端分子在伊拉克、敘利亞攻城略地,也門陷入內戰,伊朗核計劃令美國與以色列關系緊張,烏克蘭與親俄分離主義者仍戰事不斷。而奧巴馬政府仍試圖按此前高調宣傳的那樣堅持將戰略重心放在亞太。”美聯社稱,這是美國新防長卡特7日開始的亞洲之行最主要的目的。卡特此次將訪問日本、韓國、印度,并參加在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安全會議。
在亞洲之行前,卡特6日在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麥凱恩研究所發表演講稱,“亞太再平衡”戰略將進入新階段,他本人將密切關注這一戰略的發展。美聯社稱,卡特在講話中著重強調美國推動這一戰略新階段的三大手段:發展高端武器并在亞太部署更多軍力,加強與日本等國的盟友關系,擴大在亞太的貿易伙伴。他說,美國將進一步加大亞太地區的海空力量部署。卡特在演講中還多次提及TPP。他稱,TPP不僅可以加深美國與亞太盟友的合作,并且可以擴大自身的出口,促進經濟發展。卡特呼吁國會盡快通過授權,讓奧巴馬政府達成TPP協議。他預計,未來十年美國出口將因此增長1250億美元。卡特說,“TPP就如同航母一樣重要。”
在講話中,卡特多次提到中國。他說,美國和其他國家對中國從事的一些活動感到憂慮,如“不透明的國防預算、來自中國的黑客行動,以及中國在南海的行為舉止”,這些活動“挑起一連串嚴肅的問題。”但他也強調,現在“存在著與中國加深理解從而減少風險的機會”。卡特表示,他不認為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會超越美國,也不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會擠壓美國青年一代的機會。
“此次美國防長亞洲之行,雖然不去北京,但或遠或近程度不同地指向北京”。法國國際廣播電臺7日稱,在東京,卡特的任務在于重續美日同盟。美日加深同盟關系的現實性在于,美國越來越擔心中國軍力上升以及擔心中國與南海和東海地區周邊國家的海域爭端。
外媒稱,泰國長期以來就有平衡與大國關系的傳統,但自2014年政變以來,它轉向了中國。報道稱,然而,在涉及國防、經濟和發展的問題上,中國并不是泰國最重要、最親密或最大的捐助者。
文章介紹了歷史上最讓美國頭疼的五大盟友——日本、蘇聯、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巴基斯坦與巴列維時期的伊朗,文章甚至稱這些“盟友”來自地獄。克林頓政府把薩達姆稱作“美國有史以來面臨的最大安全威脅”,前美國駐伊拉克大使也承認 “歷史證明,與薩達姆的合作是美國的一次誤判”。
讓數學是體育老師教滴小編為你算比賬~ 按大家常加的93號汽油為例,最新油價顯示一升93號油為6.72元。知道你也看不懂油密度這種高深的數字,所以就看下面這個結論吧↓
遭卡梅倫兩親密盟友警告;默克爾寧愿讓英國脫離聯盟。
英國《金融時報》6日刊文稱,英國首相卡梅倫的兩名最親密盟友警告他說,他們將反對英國限制歐洲勞動者遷徙自由的任何企圖。” 斯圖布表示,歐盟領導人也許能通過合法的退出安排,接納卡梅倫部分其他要求,不過他支持默克爾反對對歐盟條約進行重大改革的立場。
最快到達尋寶地點并順利念出通關密語的三名盟友可獲得大禮一份;除了每周三的比賽外,“城市尋寶挑戰賽”還有月賽、季賽、年賽……各種好玩的新車試駕、汽車講堂、自駕游等活動。
繼德國聯邦情報局一名雇員因涉嫌為美國提供情報被捕后,德媒9日又爆料說,德國國防部一名職員因涉嫌從事同美方有關的情報活動受到調查。在第一起間諜事件曝光后,德國總理默克爾說,如果證實這名情報部門雇員為美國間諜,這將是“嚴重事件”。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由澳大利亞出資的美國第6顆“寬帶全球衛星通信”(WGS)衛星已向美國空軍交付入軌,該衛星將為美國軍隊及盟友提升通信能力。波音太空與情報系統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表示,首批6顆WGS衛星能為作戰人員提供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務。
美國執行“亞太再平衡”戰略已經力不從心。
“我們應該加強亞洲盟友的力量,讓他們在應對中國的強硬行為時扮演更加積極活躍的角色。民主黨眾議員亞當·史密斯表示,軍事委員會將審視美國如何堅守對亞太盟友的承諾,特別對韓國、日本這樣的國家。
“我們應該加強亞洲盟友的力量,讓他們在應對中國的強硬行為時扮演更加積極活躍的角色。民主黨眾議員亞當·史密斯表示,軍事委員會將審視美國如何堅守對亞太盟友的承諾,特別對韓國、日本這樣的國家。
針對中俄商討購買蘇-35戰斗機、S-400遠程防空系統和“阿穆爾”級常規潛艇的傳聞,美國媒體表現出各種擔憂。而美國“戰略之頁”網站更是認為,蘇-35和S-400的聯袂演出將讓中國周邊地區的戰機升級努力“歸零”。
據德國《明鏡》周刊網站30日報道,美國情報機構對德國電話和網絡實施監控的程度,遠比人們迄今知道的要高。據新華社北京7月1日電 德國、法國和比利時政府1日對美國針對歐盟國家進行監控和竊聽等活動表示不滿,要求美國就此作出解釋。
“一些文件顯示,美方依據與對方信息互換范圍把盟友可信任程度分成三六九等。《衛報》援引的美國國家安全局機密文件顯示,美方監視歐盟辦事處的目的在于,獲知歐盟國家之間就全球事務的分歧以及其他矛盾。
美國在亞太地區推行“再平衡”戰略也給俄羅斯恢復大國地位提供了戰略機會。如加大與印度、越南、朝鮮等國家的軍事關系,加大與亞太國家的軍事高層訪問頻度等,都從不同側面折射出這一戰略的進攻性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