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3日,由重慶逃至成都黃埔軍校的蔣介石主動向校長張耀明提出,說要“檢閱本校官生,予黃埔生再次鼓勵”。那一天,是黃埔二十三期第二總隊長李邦藩擔任當日的校值星官。上午8時剛過,在迎賓樂聲中,身穿黃呢中山服、頭戴禮帽的蔣介石,在寒風中由張群、閻錫山、顧祝同、蔣經國、張耀明等陪同步上檢閱臺。
首先舉行升旗儀式,青天白日旗在全場人員注目禮下冉冉升起,旗桿頂頭的滑輪吱吱呀呀轉動著,像是承受不了這“國旗”。突然,那片薄布在升到旗桿中間時,呼呼啦啦掉了下來,不知什么原因,升旗用的繩子從中間斷了,旗與繩子從旗桿滑輪上一同溜了下來。本來沉悶無聲的隊列吵嚷起來。為了使閱兵分列式照常進行,升旗人員不得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用最快速度放倒旗桿,重新掛上繩子,升起了這面被摔落在地的旗子。
這件事,我在上世紀80年代采訪中,許多黃埔第二十三期學生都記憶猶新。我為查明落旗原因,于1988年夏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公園,曾專門組織第二十三期學生集體回憶和補充校正有關細節,時在成都的第二十三期學生約有20余人參加了聚會。在此前后,多位親歷者在回憶文章中也記載了此事。眾說紛紜,有人說是軍校內中共地下工作者在頭一天晚上在旗繩上做了手腳。
這個升旗插曲,在現場的隊列中引起了紛紛議論,很多人說“看來黨國的氣數將盡了”。本來蔣介石是準備在大會上講話的,他那時的情緒可能也受到突然發生的落旗的影響,在講了“同學們”一句話后,嘶啞的嗓子干咳了一聲,眼中又噙滿了淚水,講不下去了。想必他觸景生情,心中十分難過。他穩定了一下情緒,強打精神勉勵學生,希望他們能夠堅持到底,最后以凄涼的聲調說道:“國家到了今天,已經是千鈞一發的時候了。我們的國家,已面臨生死存亡關頭,復興中華的責任已擺在你們的雙肩上。這次,你們的西遷絕不是逃跑,我寄希望于你們,大家好自為之。”看來,蔣介石此時也不想多說什么了。不到10分鐘,講話就匆匆結束。
校值星官李邦藩請示后,便進行下一個項目,變換隊形,開始閱兵。
6月4日晚,由前國民黨上將錢大鈞所藏的《蔣介石密令手諭》以專場的形式亮相保利春拍。當晚以800萬元起拍,競價氣氛熱烈,不少場內外買家紛紛參與爭奪,經過多輪激烈競價,最終以1782.5萬元成交。
6月4日晚,《蔣介石密令手諭》以專場的形式亮相保利春拍。
對于這批手令的價值,劉志青認為,一方面,蔣介石的身份、地位決定了書跡價值,字條上的文字漂亮、工整、灑脫隨意,本身也具備書法美感。
北京保利將設立專場,拍賣蔣介石在抗戰期間寫給親信的手令。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嘉義市中正公園蔣介石銅像25日被人灑冥紙、貼奠字,布置成靈堂;市府表示,桃園市政府已同意嘉義市的蔣介石銅像移置事宜。嘉義市政府指出,在陳澄波逝世的紀念日,中正公園蔣介石銅像再度發生惡搞事件,民眾的情緒可以深刻體會。
昨起至2月12日,亮相新保利大廈保利藝術博物館的百余蔣介石密令,將首次曝光民國那些事兒。展出的還有蔣介石向各高級將領、政要所下達之軍政命令,如淞滬會戰、平漢路北段作戰、臨沂保衛戰的部隊調動、裝備配發、物資轉移等命令。
據日本共同社16日報道,最新解密的美國政府文件稱,1964年10月16日中國首次核試驗成功之后,身處臺灣的蔣介石對此深感憂慮,曾向美國約翰遜政府求援,提出要先發制人攻擊中國大陸核設施的計劃。
面部被畫上血盆大口,并寫"殺人兇手"、"下地獄"等字。
蔣介石宋美齡罕見合影照
國民黨黨史館25日將開放最后一批尚未公開的蔣介石相關史料。據報道,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藏中,最后一批尚未公開的國民黨總裁蔣介石相關史料將對外開放。在黨主席馬英九指示黨史活化的目標下,黨史館進行史料數字化工作,預定于25日首度曝光“總裁批簽”的數字化檔案,史料涵蓋1950年至1975年間的珍貴史料,供各界參考運用。
國民黨黨史館25日將開放最后一批尚未公開的蔣介石相關史料。據報道,中國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藏中,最后一批尚未公開的國民黨總裁蔣介石相關史料將對外開放。在黨主席馬英九指示黨史活化的目標下,黨史館進行史料數字化工作,預定于25日首度曝光“總裁批簽”的數字化檔案,史料涵蓋1950年至1975年間的珍貴史料,供各界參考運用。
開羅會議期間,蔣介石與宋美齡抽空旅游。美國隨行記者拍下多張兩人攜手共游沙漠、古跡的恩愛畫面。其中一張兩人從高處眺望古城,兩只手緊緊相握,攝影從背后捕捉這一刻,頗有“亂世夫妻”的溫馨。
蔣介石和蔣經國日記所有權紛爭不斷,負責保存蔣介石日記的美國斯坦福大學不堪其擾,日前一紙訴狀把蔣介石孫媳蔣方智怡告上法庭,要法律介入解決問題,以免大學繼續卷入蔣家糾紛。
蔣介石日記中有關于宋美齡的大篇幅記載。從婚后不久的日記中可以看出,蔣介石對宋美齡的才情、膽略與智慧非常欣賞、敬重,某些文字中甚至透露出,他對宋美齡超乎一般地依戀。
蔣介石生前經常佩戴“青天白日勛章”(右圖)到各地巡視。但當時臺當局防務部門卻質疑勛章真偽,表示“特壹”勛章已隨蔣介石入殮,在陵寢內;斯賓克方面認為,相關評論導致勛章流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