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蘇35戰斗機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8日披露,俄羅斯已與印度簽署協議,聯合研制一種超級蘇-35戰斗機。報道強調,與中俄正在談判引進的第四代戰斗機蘇-35不同,俄印研制的是與F-22、F-35等第五代戰機相當的版本。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中國專家認為,這種超級蘇-35的性能很難與真正的第五代戰機相比,而且中國也無需糾結中印引進的蘇-35“誰更強”。
俄印將合研“第五代蘇-35S”
《防務新聞》的報道稱,俄羅斯軍事綜合體負責人透露,莫斯科和新德里已同意在印度就俄羅斯宣稱的“蘇-35的第五代改進型”展開設計工作,從而誕生專供印度的特殊型號。這種改進型戰機的代號為蘇-35S。主要負責高科技產品出口的俄羅斯國有公司負責人也表示,“我們一直在與印度談判,并已簽署了蘇-35的意向協議。如今,我們正在致力于這一合同的設計概念,并且為這種第五代戰機創造一個組裝平臺。”
俄羅斯宣稱蘇-35S將是一種第五代戰斗機,而俄空軍現役蘇-35則屬于第四代戰斗機,這種代差意味著戰機性能將有數倍的提升。不過《防務新聞》對這種說法也表示懷疑,“按照俄方說法,蘇-35S將具備高度隱形能力,但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戰斗機是否能夠和F-35處于同一水平。”一名印度空軍官員證實,俄羅斯在過去6個月曾對蘇-35S進行數次介紹,包括它如何替代印度空軍米格-21和米格-27戰機,這些老式飛機將在七八年內退役。
目前俄羅斯與印度已經在T-50隱形戰機的基礎上聯合研制第五代戰斗機。對于俄羅斯為何突然公布新的隱形戰機研制計劃,《防務新聞》認為,此舉很可能是在挖法國的墻角,報復巴黎拒絕向俄羅斯交付兩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2012年新德里決定采購126架法國達索公司的“陣風”戰斗機,但由于技術轉移和價格因素,法印至今仍未最終簽署協議。報道稱,俄工業界消息人士宣稱蘇-35S戰斗機的單價只有8500萬美元,與“陣風”戰斗機相比極具競爭力,可能對法印的戰機協議造成威脅。不過印度《經濟時報》此前稱,印度空軍司令認為俄式戰機與“陣風”是相互補充的,不會用前者替代后者。
中國獲得的是第四代蘇-35
此前國際上關于蘇-35的最熱門話題是中國將成為蘇-35的首個海外用戶。《防務新聞》稱,中國正在準備購買蘇-35戰斗機,俄軍方媒體今年2月曾透露,中國購買24架蘇-35戰斗機的協議將于5月19日最終簽署。不過俄方官員透露,即便中俄簽署協議,未來提供給中國的仍是屬于第四代戰機的蘇-35,而非印度第五代蘇-35S型。但該官員強調,中國獲得的“將是一種仍沒有向任何國家交付的非常獨特的飛機。”
《防務新聞》沒有透露俄羅斯談及的第五代蘇-35S到底和打算賣給中國的第四代蘇-35有什么區別。一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的中國專家認為,第五代蘇-35S可能會參照俄印聯合研發蘇-30MKI的模式,由印度選購用于第五代戰機的先進航電設備,包括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作用距離更遠的紅外傳感器、適合印度空軍的數據鏈以及電子對抗裝備等。另外,該機也可能采取有限的隱身措施,比如采用金屬鍍膜的座艙蓋、在進氣道等部位敷設隱身涂層等。但決定戰機隱身性能的是外形設計。F-22等典型第五代戰機的雷達反射面積小于1平方米,蘇霍伊公司承認,蘇-30系列戰機的雷達反射面積約20平方米,改進版蘇-35S如果不對外形進行徹底修改,隱形效果不太可能達到F-22的水平。從這個角度講,將蘇-35S稱為第五代戰機,宣傳的成分太大。另外考慮到新戰機的調試,印度還將付出額外的時間成本。1996年俄印簽署協議研發蘇-30MKI戰機,直到2002年才開始交付。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俄印的防務合作更為緊密,無論蘇-30MKI還是蘇-35S,俄方都在為印度量身打造戰機,更能充分發揮它們的特性。
四代機能改裝成五代機嗎?
通過改裝,讓四代機具備第五代戰機的能力,真的可能嗎?中國專家介紹說,第四代戰機在改進后的確可以獲得某些接近五代機的特性。例如兩者最容易接近的是航電設備,如果舍得投入,蘇-35S的航電設備可能比T-50更先進。而通過采用五代機使用的大推重比發動機和推力矢量噴管,蘇-35S也可以獲得不亞于T-50的亞音速機動性。
但如果不改外形,那么在四代機和真正的五代機間將存在著永遠難以跨越的鴻溝。尤其在超音速巡航和隱身領域,蘇-35S不可能與F-22和T-50等五代機匹敵。該專家表示,中國沒必要和印度糾結誰的蘇-35更先進,蘇-35對于中國空軍而言只起一個補充和過渡的作用,而且蘇-35S的研制和裝備都還需要時間,屆時中國國產的第五代戰機殲-20或許都已裝備部隊了。
該報提醒稱,俄羅斯的蘇-30MK殲擊機、蘇-35殲擊機和蘇-34轟炸機在俄空天軍在敘行動中首次參加實戰。與俄羅斯已簽訂或計劃簽訂蘇系列戰機的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白俄羅斯、越南、印度尼西亞、印度、伊朗、哈薩克斯坦和馬來西亞。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0月29日發表作者為戴夫·馬宗達的文章稱,總體而言,俄羅斯生產的“側衛”系列殲擊機仍對的中國殲11系列機型占有技術優勢。
據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刊7月1日報道,俄聯合航空制造集團公司總裁斯柳薩里表示,俄方的重點是更多地參與在潛在前景市場舉行的武器展,主要是印度、中國和阿拉伯國家。
據俄羅斯衛星網6月15日電,俄聯合航空制造集團(UAC)總裁尤里·斯柳薩里向記者表示,向中國供應24架蘇-35戰斗機的合同或在2015年底前簽署。他在參加巴黎-布爾歇國際航空航天展覽會時說:“我們希望,向中國供應24架蘇-35戰斗機的合同將在2015年底前簽署。
日本外交學者網站6月1日發表了題為《為什么中國空軍需要俄羅斯的蘇-35戰機》的報道,不管WS-10目前性能如何,第五代殲-20和殲-31戰斗機如果要實現性能的最大化都需要更強大且更可靠的發動機。
接收殲-10空中優勢戰斗機的空軍部隊是現有的殲-7殲擊機師,現有的強-5攻擊機部隊一直在接收新飛豹殲轟-7A戰斗轟炸機。漢和推測中國空軍最有希望和最具備條件首先接收蘇-35戰機的部隊還是目前已裝備蘇-30MKK的團,即第3師第9團,第29師第85團,第18師第54團。
中俄商討共同開發蘇-35 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總裁米哈伊爾波戈相表示,抵達珠海的俄羅斯代表團與中方進行了關于向中國出售蘇-35戰斗機的商談。
據俄羅斯軍工信使10月14日報道,副總理羅戈津稱,中國和俄羅斯將在十一月份簽署供應多功能戰機蘇-35的合同。蘇-35是由蘇霍伊飛機實驗設計研發制成的,是高度現代化和高機動性的4++代多功能戰斗機。
超過10萬人參加;最新蘇35戰機參演。
俄羅斯國防產業方面透露,中俄雙方正在進行積極的談判,出口多項軍備。
俄制蘇-35戰機落戶中國,不僅需要雙方的基礎意向,還得在談判中理清諸多技術細節。
據俄新社2月12日消息,俄羅斯國防部長邵伊古在俄羅斯空軍蘇-35S戰斗機接收儀式上稱,蘇-35S戰機在性能上優于他國同級飛機,可成為創建及研制第五代戰斗機的基礎。”此外,紹伊古還對蘇-35S多用途戰斗機的設計師、工程師、制造者、試飛員以及所有參與研制該機的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據英國飛行國際1月8日消息,印尼正在評估F-5E戰斗機替換計劃,預計將在2015年前做出選擇。
據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10月10日報道,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一位高管表示,中國和俄羅斯將簽署一項合約,在2014年向中國出售先進的蘇-35噴氣式戰斗機,同時他還確認,這筆交易不會在2013年完成。
報道稱,近年來,中國空軍已經由于其自主研發的隱形飛機和轟炸機計劃而備受矚目,但購買蘇-35表明,俄羅斯的技術仍然是至關重要的關鍵技術。報道稱,雖然蘇-35的技術將讓中國航空業受益匪淺,其更大的貢獻在于它在南海的行動力和威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