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國“薩德”防空導彈系統
“韓美國防當局11日下午進入緊急狀態”,韓聯社12日稱,導致這一態勢的是美國防部兩名官員的最新表態。他們帶來的信息是,美韓不但正持續協商在韓部署“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薩德系統),且已完成在韓境內的選址調查。美韓之前一直否認進行過協商。有猜測認為,這說明兩國在水面下有所動作。有分析稱,美國只是用這張牌來給中俄施加壓力。中國不止一次對在韓部署薩德系統表示憂慮。有韓國官員說,如果的確沒有與美達成任何協議,韓方應明確對外表態以消除憂慮。
當地時間1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面對“是否會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系統”的提問,美國防部發言人卡比說,雙方都非常清楚薩德的重要性,“我們正在與盟國韓國持續進行協商”。韓聯社稱,卡比這番發言與韓美此前立場存在出入。2月4日,韓國防部長官韓民求稱,“沒有接到正式邀請,也沒有就此討論過(部署薩德系統)”。美駐韓大使李柏特10日也說,“目前,沒有與韓國政府建立正式的協商渠道”。
卡比的表態已經令輿論嘩然,但來自華盛頓記者會的沖擊還不止于此。美國防部宣傳負責人杰夫·保爾在被問到薩德問題時說,美韓正在就薩德問題進行非官方協商,并且已完成韓國境內的選址調查。因此,不能說兩國沒有進行非官方的協商。
韓國《中央日報》12日報道說,這在太平洋對岸的首爾掀起一陣波瀾。11日下午,韓國國防研究院正舉行第四輪韓美擴大遏制手段運用訓練。美國兩名國防部官員的話傳到會上。韓國防部官員質疑美方為何會出此言論,要求美方做出解釋。在與國內協商后,出席會議的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助理哈爾維與韓國國防部記者團通話,稱“美國沒有就在韓國部署薩德進行過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討論”,否定了卡比的發言。
“美國態度前后矛盾,意見模糊”,韓聯社以此為題評論說,為遏制來自朝鮮的挑釁并牽制中國掌握未來東北亞控制權,美國清楚很有必要在朝鮮半島部屬薩德系統。但考慮到來自韓國國內的反對,以及中俄的強烈抵觸情緒,美國不得不調整協商節奏,因此才導致美國防部前后發出截然相反的聲音。此前有韓國媒體報道說,本月4日,中國國防部長常萬全在韓中國防部長會議上表態說,中國對在韓部屬薩德系統深表憂慮。而中國領導人在與韓國領導人會晤時提及薩德問題,并囑咐韓方審慎處理。《中央日報》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負責人的話說,美方不可能不知道韓國國內輿論對薩德問題很敏感。最近韓中就此事進行過某種立場交流,美方可能對此不滿。
《韓民族報》12日評論說,自去年底開始,就部屬薩德系統問題,美高官的表態經常出現出爾反爾的情況。這說明美韓正在水面下協商此事,同時美國正在衡量各方阻力因素,并據此評估正式對外公布的時機。報道援引華盛頓一些外交人士的預測稱,如果朝鮮再發起挑釁,美國便以此為借口推進薩德系統部署工作。但也有一些分析認為,美國可能不考慮近期內在朝鮮半島部屬薩德系統,這張“牌”只是用來給中俄兩國造成壓力。
《亞細亞經濟》12日的文章說,對于在朝鮮半島部屬薩德系統,中俄均表達憂慮和反對。一些分析人士擔憂,照此下去恐形成韓美日方陣VS朝中俄方陣的“新型冷戰模式”。該報稱,韓中11日就開通軍事熱線進行了業務會議。如果讓薩德成為兩國間軍事摩擦的熱門議題,恐給兩國業已打好的軍事外交基礎潑上一盆冷水。
韓國最大在野黨議員文在寅10日曾質問韓國防部長官韓民求說,中方憂慮持續增加,如果就薩德確實與美方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就請明確對外表態以消除憂慮。但韓民求說,“無故安撫各界不要擔心,不合時宜”,目前情況下,韓國防部很需要保持戰略模糊性。
6月17日,美國“格雷夫利”號驅逐艦(左上)在地中海海域“危險接近”俄羅斯“智者雅羅斯拉夫”號護衛艦(右下)。俄羅斯國防部稱,美國“格雷夫利”號驅逐艦17日橫穿俄羅斯“智者雅羅斯拉夫”號護衛艦的行駛路線,“危險接近”。
據俄羅斯新聞頻道4月17日消息,美國《紐約時報》發表文章稱,俄羅斯與美國之間的核競賽或引發新冷戰。文章指出,美國方面近日開展新型巡航導彈及核武器項目的研制與開發,俄羅斯方面則進行水下無人機等的開發。
法媒報道稱俄羅斯人明年的收入將出現平均2.8%的負增長。
在長期冷戰的過程中,男人已經逐漸形成應對冷戰的“抗體”。當你已經承受不了冷戰的寂寞,或者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不妨率先提出和解,盡早結束這場冷酷的戰爭。冷戰之后你會發現,兩個人當初的默契很難再找回來了,因為彼此都逐漸適應了忽略另一個人的“單身”生活。
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烏克蘭能源部長尤里·普羅丹和歐盟委員會能源委員京特·奧廷格簽署有關供氣的協議。當媒體記者問及烏克蘭是否有足夠資金支付欠款和預付款時,歐盟委員會能源委員奧廷格自信地回答:“是的,他們有。
餓烏就今年冬季天然氣輸氣事宜達成協議,涉及金額達46億美元。
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烏克蘭能源部長尤里·普羅丹和歐盟委員會能源委員京特·奧廷格簽署有關供氣的協議。當媒體記者問及烏克蘭是否有足夠資金支付欠款和預付款時,歐盟委員會能源委員奧廷格自信地回答:“是的,他們有。
據俄媒26日報道,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認為,目前美國與俄羅斯之間不存在“冷戰”,只是有些跡象;他還表示俄羅斯當局奉行著正確政策。戈爾巴喬夫還對奧巴馬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發表了看法,奧巴馬在聯大上指出三大全球安全威脅為:埃博拉病毒、歐洲的“俄羅斯侵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及基地恐怖組織。
據俄媒26日報道,前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認為,目前美國與俄羅斯之間不存在“冷戰”,只是有些跡象;他還表示俄羅斯當局奉行著正確政策。戈爾巴喬夫還對奧巴馬在聯合國大會上的發言發表了看法,奧巴馬在聯大上指出三大全球安全威脅為:埃博拉病毒、歐洲的“俄羅斯侵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及基地恐怖組織。
香港中評社9月11日文章,原題:美國的冷戰思維攪亂世界 據媒體報道,8月19日,一架掛載導彈的中國殲-11B戰機在距離海南島200多公里的空中“異常貼近”一架美軍P-8偵察機,雙方最近的距離只有15米。
在烏克蘭危機上,俄羅斯和西方的觀點必然會出現分歧,但馬來西亞航空MH17航班的悲劇應該讓兩者走到一起。為了避免軍事行動的意外升級,為了積極采取行動來穩定局勢,除了烏克蘭本身要進行某種和解之外,還有必要采取三套進一步的措施。
據路透社報道,俄羅斯總統普京于當地時間24日在康士坦丁國家會議宮接受媒體采訪。普京稱,俄羅斯試圖與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共建貿易同盟的計劃,不應被解讀為他試圖“重建蘇聯”的證據。
俄羅斯世界政治觀察人士埃里克·克勞斯29日對“俄羅斯之聲”表示,“又一輪偽制裁。美國歷史新聞網稱,制裁不會阻止子彈,制裁不會恢復克里米亞,不會讓俄羅斯的秘密部隊撤出烏克蘭東部。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拜登是烏克蘭危機后美國派出的最高級別官員,此前美國國務卿、中情局局長都為基輔站過臺。有西方分析人士就此推測,拜登會給基輔送上“實實在在的防衛武器裝備”,為一場圍繞烏克蘭的“冷戰2.0”預熱。
據俄新社、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4月1日消息,俄羅斯副總理羅戈津將北約“凍結”與俄羅斯的合作稱為“冷戰”。”對此,羅戈津發表微博寫道,北約于4月1日決定暫停與俄羅斯的合作直至6月,而前一次(2008年)他們就整整“凍結”合作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