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軍事報道】胡錫進(環球時報總編輯):莫迪當選總理引起全球熱議。在中國,有人認為他是比較強硬的總理,有人說他是民族主義者,但事實證明,他是位“現實主義者”,也是位“愛國主義者”。從他對美中兩國的態度可見,他對外友好,為迎接奧巴馬,他親赴機場迎接;為歡迎習近平,他跑上千公里去古吉拉特邦陪同。同鄧小平一樣,莫迪是現實主義者,他的執政目標是為解決印度最大的問題——發展經濟。當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時,他多次去中國的經濟特區和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可見他想把中國的發展經驗帶到印度。
要發展經濟,印度就需要一個和平的國際形勢,需要一個和平發展的機遇期?,F在世界大國都重視發展對印度的友好關系,這對印度來說非常重要。印度應該利用這個大環境。這體現了莫迪的政治理性。談到莫迪的愛國主義,就要面對邊界問題。相信莫迪總理的態度是,不希望邊界問題影響印中兩國的大關系。
拉賈·莫漢(印度快報專欄作家):莫迪外交政策有六大特點:重視經濟外交、周邊外交、關注印中邊界和印巴邊界問題、注重與東亞合作、加強與大國合作、向中國學習多元化。莫迪是有著與鄧小平一樣執政理念的領導人,就是通過與他國合作發展印度經濟。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會更容易了解中國。印度強調經濟外交,中國是重要鄰國。印度過去猶豫是否發展與中國的經濟合作,當莫迪政府對中國合作態度明確時,印度對中國投資就會非常感興趣。
“小小泡沫不能影響大廈”
阿肖克·馬力克(印度時報評論員):中印兩國缺乏互信。印度抱怨自己的優勢企業,如醫藥、軟件企業很難進入中國市場,常在WTO投訴中國反傾銷。印度的高速公路、鐵路、港口等項目建設,中國投資是重要選擇,但又不能忽略安全問題。我想傳達一個信息,就是印度新政府對發展印度經濟的決心不可動搖,“印度制造”不是一句口號。印度電子過去主要從中國、東南亞國家進口,這涉及到安全問題,如果把這些企業搬到印度,還可以為年輕人創造就業機會。兩國政府的目標都很清楚,就是提高近30億人口的生活質量。減少兩國之間的沖突,兩國媒體人都有義務,都要有責任感。
蘇哈希妮·海德爾(印度教徒報外交事務編輯):中印貿易額還可以定得更高。習主席訪印時有130多家中國企業承諾投資兩百億美元。中印邊界1963年以后就沒有開過槍,但也要承認邊界摩擦對領導人訪問的影響。5年前,印度一些電視臺為爭收視率熱衷報道邊界問題,現在少了。兩國媒體常把對方作為競爭對手來報道,很少涉及兩國一起能對世界經濟做什么貢獻。印度媒體還認為中國不太鼓勵印度企業進入中國。雙方逆差大,占貿易總額的40%。建議兩國多培養能講對方語言的人才。媒體人拿簽證還很頭痛,要等很長時間,也不給多次簽證。
旅游行業要更開放,特別是涉及宗教方面。我2014年去西藏兩次,對西藏的旅游很了解。邊界地區也有很多有吸引力的旅游資源,有的還與宗教有關。習與莫迪會晤時給印度教徒最大的禮物,是他們可以通過一個新的路線去西藏的神山圣湖。中印一周有22次航班,但都是在新德里。新德里不能代表印度,應開放更多的航班。中國的鐵路已經修到西藏,等時機成熟,中印之間也可以有鐵路連通。印度媒體的重點還將放在沖突和政治熱點新聞上。但印媒的一些夸大性報道沒有影響中國企業進入印度,如小米手機在印度正創造奇跡。要增進年輕人之間的相互交流。我認識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年輕企業家,只會說古吉拉特語,但因為學了漢語現在發展得很好。他和我說的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中印人民是兄弟”,這是上世紀50年代的口號,現在有句新話可以形容兩國關系是:“小小泡沫不能影響大廈”
印度媒體沒說出真相
白巖松(中央電視臺主持人):中印兩國總人口接近世界一半,但雙邊往來每年還不到百萬人次。顯然,我們是世界上離得最近,又離得最遠的兩群人。作為媒體人,我們理解對方國家嗎?如果不了解就會有誤解,如果不了解,就不能相互理解。有時我們對對方國家媒體屬性的認識也是誤解的一部分。有誤解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機會去糾正。
拉賈·莫漢告訴我,過去中國在印度媒體中的形象單一、封閉,但這些已經發生變化,中國的形象復雜和多元。我帶來一本5年前的中國雜志,主題是《再認識印度》,說明中國媒體也注意到要改變對印度的傳統認識,去認識一個新印度。同樣,印度媒體也要“再認識中國”。
呂鵬飛(人民日報駐印度首席記者):這兩年半,我讀《印度時報》、《印度斯坦報》的感受是,對中國的報道具有挑釁性。印度同行說,印度99%是私人媒體,但99%的態度和立場是一致的。去年《印度時報》幾乎每個月都有中國“入侵”印度邊境的報道。《印度斯坦報》2013年、2014年甚至無中生有報道邊界上的消息。印度媒體沒有告訴印度讀者真相。一些印度人不喜歡中國,印度媒體要負責任。在領土問題上,中國媒體強調合作,印度媒體強調沖突,這是兩國媒體間的分歧?!队《葧r報》網民的評論代表了部分印度人對中國的真實看法。希望印度媒體發揮建設性作用。印度是個大國,印度媒體要更加自信,應該平視中國,而不是仰視或輕視。我想告訴印度媒體朋友,不管你喜歡不喜歡中國,中國就在那里,中國在崛起;你可以忽視它,但無法阻止它崛起。中國崛起符合印度利益,雙方在國際上還都缺少話語權。
狄伯杰(尼赫魯大學中國及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印度在面積、人口、經濟、軍事實力上都遠遠超過巴基斯坦,印度媒體沒有必要與巴基斯坦爭來爭去。印度的媒體平臺很多,但一些印度記者的素質太低,知識面太窄,缺少必要的培訓。有記者甚至無知地問我:中國現在侵略西藏你怎么看?
牛震(文匯報駐印度首席記者):新媒體打破物理接觸的局限性,給兩國民眾接觸創造了條件。雙方的媒體都存在問題,中印關系有很多正面的東西可以描述,但有時媒體卻總放在吸引眼球的東西上。舉例來說,中國某新聞集團曾兩個月不停地報道印度的強奸案,讓印度有關方面不得不出來公關:難道印度只有強奸事件值得報道嗎?而印度媒體習慣在中國領導人訪印前后,炒作中國入侵印度。這是一些印度媒體缺乏專業精神的表現。印度國徽上寫著“唯真理必勝”這句話,這和中國的“實事求是”是一個道理。印度同行應該做到這一點。中印關系中有很多正面的東西還可以描述,不能總是集中在吸引眼球的東西上?!?本文主要來自由環球時報公益基金會和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RF)聯合主辦、于1月30日至31日在新德里舉行的第二屆“中印媒體對話”嘉賓部分發言。)【胡錫進 拉賈·莫漢 阿肖克·馬力克 蘇哈希妮·海德爾 白巖松 呂鵬飛 狄伯杰 牛震】
“俄羅斯可能一夜之間占領波蘭。針對西方的“妖魔化俄羅斯”,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26日回應稱,這種報告是“瘋子們的假設”。
據香港《文匯報》17日報道,航班出現延誤可以有很多原因,美國紐約肯尼迪機場便因為經常有烏龜“入侵”跑道,導致航班延誤。機場職員表示,暫時未有記錄顯示有飛機撞上烏龜,但因為要撿走跑道上的烏龜,導致航班延誤數分鐘的個案則屢見不鮮。
外媒稱,芬蘭武裝空降部隊乘船登陸該國卡姆紹爾緬島,居民比雅尼·溫伯格阿及島上其他人被嚇了一跳。據《每日郵報》報道,武裝人員夜間登陸是正在進行的芬蘭軍演的一個項目。當地媒體有另一種說法,稱芬蘭士兵夜間登陸時弄錯了登陸地點。
外媒稱,芬蘭武裝空降部隊乘船登陸該國卡姆紹爾緬島,居民比雅尼·溫伯格阿及島上其他人被嚇了一跳。
據外媒報道,英國蟲害防控部門表示,老鼠在居民家中打洞過冬可能已經造成數百萬英鎊的財產損失。通常來說,在每年的這個時候,蟲害防控部門都會發現嚙齒動物的出沒會增加40%,而且也給予民眾如何防控的建議。
《印度斯坦時報》援引一名知情人士的話稱,“阿魯納恰爾邦”和拉達克的部分地區非?;臎?,基礎設施建設落后,出現居民向低海拔地區遷徙的現象?!队《人固箷r報》稱,印度政府邊界發展計劃目前給每個邊界區的撥款僅為1000萬盧比,用這筆資金發展環境惡劣的地區“遠遠不夠”。
印度報業托拉斯還報道說,印藏邊防警察部隊已獲準在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和錫金設立37個哨所和15個臨時營地。
印度報業托拉斯還報道說,印藏邊防警察部隊已獲準在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和錫金設立37個哨所和15個臨時營地。
此舉旨在抵御中國軍隊的一系列“入侵”。
美國國會眾議院23日以348票贊成、48票反對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一項決議,敦促總統奧巴馬向烏克蘭提供致命武器,以幫助烏抵抗俄羅斯“侵略”。該決議的主要發起人、眾議院民主黨議員恩格爾表示,現在不應再把烏克蘭危機僅僅視為遠離美國本土的沖突。
據烏克蘭國家通訊社20日報道,烏東部城市頓涅茨克一個區出現“恐怖分子”的火炮戰斗群;而頓涅茨克另一個區還有“俄羅斯恐怖勢力”的另一個裝甲群,包括6輛裝甲車和4輛坦克。19日,烏總理亞采紐克與波蘭總理會晤后表示:“烏軍情報部門確認,俄羅斯向烏克蘭派了軍人和軍事裝備”。
印度軍方最高將領、陸軍參謀長辛格19日表示,印度媒體近日刊登的“中國軍隊入侵印度領土”的新聞報道不實,“根本沒有那回事”。中國專家1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這一表態及時管控了印度一些媒體對中印邊界糾紛的“渲染煽動”,體現了印度當局的政治智慧。
法國政府在保持法語的純潔性方面,格外強勢。
4月29日,法國總統奧朗德(中)和阿布扎比文化遺產委員會主席蘇爾坦親王(左)一起觀看“阿布扎比盧浮宮”建筑模型。” 目前,《牛津英語詞典》中大約包含120個含有中文淵源的詞匯,不少都是直譯拼音的形式,例如“Chinglish(中式英語)”、“dim sum(點心)”、“Maotai(茅臺酒)”等。
英國一名男子過度憂慮自家遭到一種極難除滅的雜草“入侵”,竟然殺死妻子,然后自殺。英國《每日電訊報》3月31日報道,男子名為肯尼思·麥克雷,52歲,是西米德蘭茲一家實驗室的技術員。他擔心自家庭院遭到日本虎杖入侵,偏執成狂,最終用香水瓶砸死55歲的妻子,然后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