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軍事報道】據俄羅斯衛星網1月13日報道,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葉夫謝耶夫在評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打算積極發展軍事通信衛星系統時指出,日本無法從太空監視到中國的核潛艇,而中國建造反衛星武器只是為日本航天計劃用于軍事目的提供了借口。
安倍晉三在內閣會議上宣稱,新宇宙軍事計劃將讓日本在該領域與中國和印度并駕齊驅。會議決定,日本應當能夠確保在太空的自身安全。日本對中國在制造反衛星武器方面的快速發展深感不安,因為此類武器能夠借助激光破壞航天器的工作。日本擴大軍用衛星數量的另一目的是搜集有關中國船只和核潛艇的情報。
報道稱,葉夫謝耶夫認為,日本說中國能從太空對自己構成威脅,不過是為了掩蓋自己的真正目的。他說:“從太空不可能準確地監視到核潛艇的動向。只能獲得一些間接證據——根據海洋表面的痕跡。它有自己的溫度,也就是說,可以借助紅外觀察監測到它。但是從這樣一些數據不會得出肯定的結論。而且,如果日本真對中國反衛星武器的發展表示擔憂,它就應該要求聯合國通過禁止外太空軍事化公約。然而看不到日本在這方面有什么動作。很有可能,這不過是日本為企圖成為名副其實的軍事大國在找借口。”
報道稱,日本以前就有過類似的野心,現在看來,這種野心有增無減。同時美國似乎也對日本不斷增強軍力視而不見。雖然不久前美國還在千方百計阻止東京這樣做。葉夫謝耶夫對此解釋道:“看來,美國遏制日本軍事野心的能力有所削弱。日本感覺到了這一點。日本計劃擴大自己的軍用衛星數量就是這方面的證據。或許正在考慮將來某個時候將把武器送入太空的可能。既有可能同美國一道這樣做,或者獨立做。對日本來說,主要的軍事對手是中國,所以它要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各種版本。隨著美國在亞洲影響力的減弱,我想,日本正在試圖搶占一定的空位。不管怎樣,它將遏制中國,即使美國的軍事能力大大減弱。”
目前觀察家們認為,未來幾年美國和日本將會聯手從太空監視中國。日美新防衛合作方針中就包括這樣的計劃。根據該方針,日本航天局必須向美軍提供本國衛星和雷達搜集到的情報。此外,2018年后日本自衛隊將建立首個太空監視部隊。據稱,它將確保日美軍隊間的協調。
日媒稱,朝鮮成功發射潛射導彈后,作為防御和打擊潛射導彈的手段,韓國國內要求擁有核潛艇的呼聲高漲。2003年盧武鉉政權執政時期韓國曾經計劃建造4000噸級的核潛艇,但在被媒體曝光后計劃夭折。
英國一核潛艇與商船相撞 核潛艇被撞壞
英國一核潛艇與商船相撞 核潛艇被撞壞
康特里曼也強調,中國比30年前,甚至10年前更加重視核不擴散的議題,中國的不擴散紀錄已顯著改善,盡管仍有繼續改進的空間。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12日就中美和平核能合作協議召開聽證。
美媒稱,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5月12日就中美和平核能合作協議召開聽證,一些議員擔心中美核能合作的技術被中國轉為軍事用途。康特里曼也強調,中國比30年前,甚至10年前更加重視核不擴散的議題,中國的不擴散紀錄已顯著改善,盡管仍有繼續改進的空間。
2001年,與失火核潛艇屬于同一級的“庫爾斯克”核潛艇時隔14個月被打撈出海。俄羅斯一艘核潛艇7日在北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一處船廠維修時起火,這艘潛艇屬于949A型核潛艇,暫時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2001年,與失火核潛艇屬于同一級的“庫爾斯克”核潛艇時隔14個月被打撈出海。俄羅斯一艘核潛艇7日在北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一處船廠維修時起火,這艘潛艇屬于949A型核潛艇,暫時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這艘潛艇屬于949A型核潛艇,暫時沒有人員傷亡報告。
據俄媒報道,俄羅斯一艘正在北德文斯克Zvyozdochka造船廠維修的潛艇起火。
據俄媒報道,俄羅斯一艘正在北德文斯克Zvyozdochka造船廠維修的潛艇起火。
據俄羅斯媒體7日報道,俄羅斯一艘核潛艇起火,地點和原因不明。
據俄羅斯媒體7日報道,俄羅斯一艘核潛艇起火,地點和原因不明。
同一天,日方還發布公告稱,中國海軍4艘軍艦在對馬海峽以北310公里處海域向西南航行,其中包括1艘驅逐艦、2艘導彈護衛艦以及1艘綜合補給艦。4艘中國海軍軍艦本月4日曾經過大隅海峽向東航行,進入西太平洋,隨后又于本月25日經宗谷海峽向西航行,27日完成了圍繞日本列島一圈航行。
據日本《丸》雜志報道,為了實現2018年潛艇規模從現有16艘增至22艘的目標,防衛省可能突破只建8艘“蒼龍”級的上限。2014年,澳大利亞已與日本達成協議,引進日本“蒼龍”級技術,建造12艘柴電潛艇,取代目前的老舊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