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12月24日文章稱,美國、日本和韓國正在達成一項諒解備忘錄,以分享朝鮮核武器和導彈項目的情報和機密信息。此前美國聯邦調查局曾指責平壤精心策劃了對索尼影業的高調網絡攻擊。索尼影業遭黑客攻擊事件讓朝鮮處在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對此,美國正在加緊推進與兩大東北亞盟友締結頗具爭議的情報共享協議。通常情況下,美國都會通過制造或夸大危機來達到自己預定的目的,因為西方網絡安全專家和中國政府都對朝鮮參與了網絡攻擊的說法表示懷疑。不管怎樣,美國都會打造一個類似北約的區域組織來制約中國,于是朝鮮再一次成為了美國開展該計劃的“實用替罪羊”。美日韓未來聯盟所設想的主要基礎設施項目是擁有自己的區域導彈防御系統,但該系統會對中國造成不穩定影響,正如西歐對俄羅斯一樣。
劫持黑客
雖然索尼影業發生了安全漏洞事件,但不管美國怎么說,我們還是不確定應該責怪誰。盡管形勢對朝鮮不利,但也可能根本就不是朝鮮干的。中國反對針對朝鮮的任何指責,稱“在做出結論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事實和基礎”。西方網絡安全專家肖恩·沙利文稱,“沒有任何直接的真憑實據表明是朝鮮所為”,另一位專家杰弗里·卡爾則稱“這完全不可能”。
自由撰稿人吉姆·扎特為此撰寫了長篇的揭露文章,內容包括:“可能是一群聚散不定的人干的,就如匿名黑客一樣,基于共同利益而采取了攻擊行為。不過,即便是這樣說,也有另一種攻擊索尼的可能性,即該公司的網絡不是被一個團體入侵的,而是被一群團體入侵的,這些人懷有政治目的,而且傾向于敲詐勒索。”
圍繞朝鮮的所謂參與攻擊的懷疑聲音越大,越說明朝鮮沒有象美國說的那樣起到如此大的作用。相反,倒像是美國政府“劫持”了公眾對此次黑客攻擊的憤怒,并利用這種惡行在東北亞按自己的意愿建立支持。
建立東北亞“北約”
美國“重返亞洲”的主要戰略目的之一,就是打造親美軍事聯盟來直接對抗中國,因此朝鮮被當成了“似乎合理”的借口。必須從這個角度出發,才能啟動美日韓三方的情報和機密信息共享計劃。雖然看起來是針對朝鮮的,但是這不重要,因為一旦有需要就可以輕易地重新鎖定中國。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創建制度、秘密基礎設施和信任,以滿足開展分享工作的需要。
有報道稱,美日韓備忘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更像是一個“君子協定”。如果真是這樣,就更應該質疑為什么這樣一個秘密的協定會被公布出來。很明顯美國不僅在對朝鮮傳遞信息,而且同時也在對中國傳遞信息,因為只有中國才是在東北亞軍事上說了算的國家。中國可能是日本和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創建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陷入僵局),但是美國在這兩個國家建有軍事基地,美國堅持要對他們的總體政策負責,因此會迫使他們將自己的軍隊整合成實質性的三方聯盟。
美國對日韓兩國都做出了雙邊共同防御的承諾,但韓國和日本之間的關系充其量也就是冷淡。首爾極度反感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認為這是對日占亞洲大陸數百萬被害者的冒犯。同樣,日韓兩國在獨島問題上也有爭議,該地區據稱富含天然氣資源。美國在韓國濟州海軍基地加強部署,這遭到了許多島民的反對,美國的沖繩基地在歷史上也遭到當地人的抗議。如果美國能夠讓日韓和好,撫慰(或者是完全不顧)兩國抗議民眾的情緒,這樣它的東北亞“北約”計劃才能取得進展。
導彈防御東移
美日韓三國聯盟最優先的計劃是在該地區部署導彈防御系統(MDS)。當然,就三方情報和機密信息共享備忘錄而言,肯定可以直接抵制“朝鮮威脅”,但實際上,導彈防御系統本身就是對中國的威脅。正如俄羅斯的核二次打擊威懾與東歐導彈防御系統的成功建立達成了相互妥協一樣,中國也完全可以照做。不僅如此,中國還能對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進行非對稱軍事回應,如反艦彈道導彈(又稱“航母殺手”)就能緩解對“反介入/區域制止”防御戰略所實施的破壞。這就意味著北京將有更大的動力來開發超音速武器項目以應對這一威脅,最后可能是把今天的武器競爭變成了明天的武器競賽。(知遠/北風)
中國兩架民航客機降落南沙永暑礁新建機場,相關人員合影留念 美國并非南中國海的利益攸關方,除了公開和私下里要求中國遵守仲裁、與盟國持續進行航行與飛越自由的努力外,美國不具有空海、地緣和時間優勢,難以支撐太久。
綜合新華社電,烏克蘭總理亞采紐克5日表示,烏克蘭目前財政形勢非常嚴峻。
繼菲律賓和越南“抗議”之后,中國新版電子護照內頁印制的地圖又引起印度不滿。
13日,俄羅斯針對美國制裁宣布“反制措施”。
13日,俄羅斯針對美國制裁宣布“反制措施”,涉及國際空間站、火箭發動機和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多個領域。俄副總理德米特里·羅戈津當天表示,俄羅斯將拒絕美國此前提出2020年后繼續維持國際空間站運行的提議。
對美國、歐洲聯盟先后追加對俄制裁,俄羅斯外交部4月29日回應,俄方已經擬定一系列反制措施,對“危機中的每一步事態演變”都已做好應對準備。在另一個場合,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格里戈里·卡拉辛指責美國和歐盟制裁措施“毫無新意”、“完全起到反作用”,將令烏克蘭危機“走入死胡同”。
“東京針對所謂的中國官方媒體反日宣傳展開姍姍來遲的調查”。他還對安倍政權下的右傾趨勢表示憂慮,并擔心這種傾向會讓日本對中國更加強硬。
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6日報道,西方反對俄羅斯接管克里米亞的外交努力5日在多方面遭遇挫折。俄羅斯拒絕與烏克蘭新政府對話,而西方盟國內部在對俄羅斯要強硬到何種程度的問題上爭執不下。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19日在北京發布美日兩國2012年軍力評估報告(民間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2012日本軍力評估報告》涉及總體政策調整、軍事實力、國防預算、軍事部署、武器裝備、體制編制調整、軍事訓演、對外軍事安全合作等內容。
深圳衛視12月4日《直播港澳臺》節目播出“中國在西藏部署東風-31A 反制印度增兵邊境”,以下為文字實錄: 事實上面對印度的步步緊逼,中國也被迫做出反擊,2010年中國用更為先進的東風—21中程彈道導彈替換了液體燃料的東風—4中程核導彈,并改善了中印邊境公路條件,提高解放軍的機動能力。
中國新版護照內頁加入中國地圖的做法引起周邊一些國家不滿。據越南媒體報道,越南近日表示,中國游客入境時所持的新版地圖護照“無效”,越方將對中國公民發放“另紙簽證”。
香港《大公報》9月20日文章 原題:告別擱置爭議維護國家主權 日本政府國有化釣魚島,將中國政府和百姓維護釣魚島主權的決心推向新的巔峰,抗日的激烈程度達到二戰以來的最高潮。今天,宣布了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基線,宣布了中國對此地的行政管轄,也是告別擱置爭議的明確宣示。
就在日本簽訂所謂“購島”合同的11日,中國海監46、中國海監49船抵達釣魚島外圍海域,海監部門制定相關行動計劃,視情況開展維權行動,宣誓主權。鄧中華稱,此次公布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領海基點基線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一個宣示,是中國對釣魚島擁有主權的一個具體行動。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已同釣魚島“土地所有者”達成政府“購島”協議,雙方同意在本月內簽訂價值20.5億日元的“購島”合同。從法理上看,無論日本政府“購島”,還是東京都政府“購島”,都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侵犯。
針對鐵路售票網站12306日前推出彩色且不斷跳躍的動態驗證碼,不少用戶反映,多款搶票應用因此無法自動識別填寫驗證碼,失去搶票“時間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