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1在珠海進行首次熱身飛行
隨著珠海航展開幕日期的臨近,參加航展的多型中國軍機已基本抵達。據《環球時報》記者粗略統計,僅6日就有“空警-2000”、“空警-200”預警機,運-9中型運輸機,轟-6M中程轟炸機、“飛豹”戰斗轟炸機等相繼降落在珠海機場。其中最讓人興奮的莫過于殲-31隱形戰斗機當天在現場升空飛行,這也是中國隱形戰斗機第一次公開在世人面前亮相。此外,運-20運輸機、伊爾-76運輸機、空警-2000等“大塊頭”相伴停靠在機場一側,也吸引了眾多航空愛好者的目光。
《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看到,編號“31001的殲-31戰斗機在經過簡單的地面測試后,咆哮著升上天空。周圍的航空愛好者們紛紛將相機對準這架機身涂著”標志性黑色涂裝、尾翼等多處繪有“鶻鷹”圖案的隱形戰機。與之前外媒的猜測不同,這架殲-31并未更換影響隱形效果的發動機,顯示它仍處于測試階段。作為中國第二款隱形戰斗機,自從殲-31于2012年10月31日成功首飛以來,外界就對它的用途猜測紛紛:雙前輪結構暗示它將充當航母艦載機?與早先的殲-20隱形戰機組成高低搭配?如今它在珠海航展上公開亮相,似乎證明殲-31未來走向國際軍貿市場的可能性更大。
6日下午3時,中國空軍一架轟-6M轟炸機飛抵珠海,加入航展現場“巨無霸”機群的陣容。和美國想方設法挖掘B-52戰略轟炸機的潛力類似,中國空軍的轟-6轟炸機也是在現代化改進中獲得新生。轟-6M最大的外形特征是機翼下有4個外掛點,可充當空中導彈發射平臺,在對手防空范圍外利用遠程巡航導彈發動攻擊。
當天抵達珠海的中國軍機還包括“空警-2000”、“空警-200”兩種預警機。“空警-2000”于2009年在國慶閱兵式上公開亮相,是中國自主研制的大型、全天候、多傳感器空中預警與指揮控制飛機,主要擔負對空、對海監視、跟蹤和識別任務,可根據作戰需要,執行輔助指揮引導和控制任務。被譽為“中國預警機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小謨曾透露,采用相控陣雷達的“空警-2000”比美國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而個頭較小的“空警-200”以運-8運輸機為平臺研制。與“空警-2000”采用圓盤式雷達天線不同,“空警-200”選擇平衡木式雷達系統,主要承擔空中巡邏警戒及指揮控制任務,堪稱“低空預警探測能手”。
此前有報道稱,參加本次航展的還包括一架美制C-17運輸機。該型號運輸機屬于美國戰略空軍的絕對主力,兼顧戰略和戰術空運能力于一身,目前只有美軍及其少數盟友裝備。鑒于美國對華軍事技術封鎖政策,該機能否參加珠海航展引起軍事愛好者的興趣。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這架C-17運輸機并非屬于美軍,而是參加珠海航展的阿聯酋“空軍騎士”飛行表演隊的保障飛機。這架C-17降落珠海機場完成運輸任務后,將很快離開。而參加前幾屆珠海航展的俄羅斯和印度飛行表演隊保障用機,通常會停留在珠海直到飛行表演結束。據分析,C-17急著離開,與美國對中國的警惕心態有關。此前韓國空軍“黑鷹”飛行表演隊也因為表演用機T-50教練機采用美國技術,在美方壓力下被迫放棄參加本屆航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