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挪威產NSM“海軍攻擊導彈”試射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道 美媒稱,美國海軍使用“魚叉”導彈已經近40年了,但它現在似乎想要另一種面對面反艦導彈:一種由挪威研制的更新、更靈活的導彈。
美國《海軍時報》周刊網站10月9日發表題為《海軍著眼于新型反艦導彈》的文章稱,海軍9月23日從“科羅納多”號瀕海戰斗艦上試射了“海軍攻擊導彈”,高層對他們所看到的結果很滿意。
由挪威防務承包商孔斯貝格公司制造的“海軍攻擊導彈”已經在挪威和波蘭使用,它號稱是唯一一種“現有的第五代遠程精確打擊導彈”。
這種導彈有很多值得稱道之處。
它能擦著水面飛向目標,躲避攔截,甚至自主選擇艦船的某些部分來實施打擊。
如果它的表現真像宣傳的那樣,那么它的射程將幾乎是巡洋艦和驅逐艦上裝備的“魚叉”導彈的兩倍,后者的射程約是64海里?!昂\姽魧棥钡纳涑坛^100海里。
據海軍海洋系統司令部稱,該導彈從“科羅納多”號的甲板上發射,直接擊中100海里以外加利福尼亞南部沿海一艘移動的目標船只。
海軍水面部隊負責人托馬斯·羅登中將說,他認為這種導彈有利于提升瀕海戰斗艦的戰力。
羅登在一份聲明中稱:“我們對于今天‘科羅納多’號上測試的結果十分滿意。我們認為此次成功的導彈測試是瀕海戰斗艦項目未來可能會擁有的作戰能力。”
這是海軍今年第二次見到這種導彈的表現。第一次是在4月份,當時挪威“弗里德喬夫·南森”號護衛艦在“環太平洋”軍事演習期間用一枚這種導彈擊沉了兩棲船塢運輸艦“奧格登”號。
這種導彈機動性很強,擁有自主目標識別能力,能識別某一特定級別或設計的艦船,甚至還能根據一艘船的輪廓打擊該船的特定區域。
這種導彈的多個改型可由艦船、飛機或地面部隊發射,該公司前不久宣布其正在研發一種可從潛艇發射的版本。
這種導彈還可隱身。孔斯貝格公司稱,這種導彈依靠被動制導和末端機動來躲避防空系統。
雷神公司今年在法恩伯勒國際航空展上宣布,它正與孔斯貝格公司攜手擔任美國在這種導彈方面的合作伙伴,該導彈明顯是“魚叉”導彈的競爭對手。“魚叉”導彈自1977年推出以來一直是美國艦隊的主要面對面反艦導彈。
雷神公司的導彈系統負責人泰勒·勞倫斯在法恩伯勒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由于太平洋上正出現的威脅,海軍正尋求增加反艦導彈點投射距離。
《防務新聞》周刊援引勞倫斯的話稱:“我會說它(這一需求)正得到越來越多的強調,至少在我與海軍高層的討論中是這樣。他們正尋找射程更優于‘魚叉’導彈的替代選擇?!?/p>
雖然海軍官員為將這樣一種有力武器收入麾下的前景感到興奮,但海軍海上系統司令部發言人戴爾·恩格稱目前還沒有對這種導彈的需求。(編譯/李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