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基洛級潛艇。
不打招呼緊急出動,航行中突然失去浮力急劇“掉深”,3分鐘內排除險情成功上浮,自修裝備“帶傷”執行任務……潛航數千海里凱旋而歸!
那次遠航,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72艇官兵創下了同類潛艇大深度自救的新紀錄。
“在這里,能打勝仗絕不是一句口號!”3月下旬,記者走近372艇官兵,感受他們苦練精兵、隨時準備打仗的男兒血性。
打仗思想,在一點一滴中鑄牢
“把餃子包好,晚上等我回家一起吃……”今年春節前的一天,該艇四級軍士長趙滿星特意給妻子打了個電話。
沒想到,剛放下電話,艇隊就接到緊急出航的命令。趙滿星來不及向妻子解釋,拎起戰備包就鉆進了潛艇升降口。
“不說再見就悄無聲息離家遠航,早已成為我們的生活常態。”支隊長王紅理說,相對于其他兵種,潛艇兵既神秘也危險。
為此,王紅理常常告誡支隊官兵:艇動三分險,生死一條路。“怕死不當潛艇兵”,這是官兵們的一致回答。
不過,在372艇,這句話蘊含的打仗思想有著更為具體的表達。
——該艇擔負戰備值班任務,雷彈、藥品、備品配件等總是一應俱全,歷次抽點任務人員,均全時在位,一聲令下即可駕艇出征。
——岸港倉庫里,經過處理的新鮮食品始終常備,定期更換確保質量,一旦接到命令即可快速裝艇。
——艇員間最引以為豪的是“執行戰備遠航任務有幾次”“發射戰雷和導彈有多少枚”“一年出海有多長”等經歷……
當天,372艇突然接到戰斗出航命令后,艇員們都像趙滿星那樣鎮定而匆忙。他們一邊下達任務,一邊裝載物資,提前數小時完成出航準備,創造了海軍潛艇戰備拉動多項新紀錄。
打仗本領,在一步一動中練就
那次遠航中,“生死3分鐘”的考驗,372艇的官兵個個記憶猶新。
當時,執行巡邏任務的372艇正在數百米深的大洋潛航,卻突然遭遇海水密度突變造成的“斷崖”,失去浮力的潛艇急速掉向數千米深的海底。
“掉深”是潛艇水下航行最危險的狀況之一,“掉深”到潛艇的極限深度便會艇毀人亡。
此時,372艇主電機艙管道因深海的巨大壓力而破損、海水噴涌而入。
危急時刻,全艇官兵開始了條件反射式的應急處理。3分鐘內,他們在能見度幾乎為零的水霧環境中,關閉了近百個閥門和開關,操作數十種儀器,最終排除險情,順利上浮。
“化險為夷的本領,源于平時練就的過硬技術。”該艇艇長易輝說。
他告訴記者,即便不出海,372艇每晚都要組織停泊值更訓練:設備故障、艙室破損、戰斗減員……副艇長會隨機抽查訓練情況。
在這里,脫險、出水、滅火、堵漏等損管專項訓練,從來都是“實打實”,人人參加、反復進行,直到形成機械記憶。
“打仗的本領,都是一步一動扎實練出來的。”支隊政委李云平說,正因如此,該艇經歷3分鐘生死考驗后,他們自修自檢裝備,再次下潛,義無反顧挺進大洋深處……
打仗作風,在一人一事中塑造
潛艇“掉深”后繼續潛航的風險,支隊政治部主任何占良非常清楚。
當時,潛艇的動力艙已進水,主電機、空壓機等重要電氣設備被海水淹泡已經無法工作——按相關規定,此時申請返航合情合理。
臨時黨委會上,何占良支持他們繼續潛行。黨委會最終決定:趁夜色浮起搶修,天亮前繼續向大洋挺進……
何占良說,黨委的決定很硬氣,是因為全艇官兵的打仗作風很硬朗,作戰本領高強有底氣。
搶修中,為恢復動力裝置,電工軍士長陳祖軍在溫度高達53℃、濕度90%的某控制板艙室內,趴著工作3小時,用酒精一點一點地清潔密密麻麻的連接線。
該艇動力長肖亮曾是軍事五項全能冠軍,但在搶修中也累得3次抽筋;年輕的輪機兵朱召偉,看到噴涌而入的海水時,啥也沒想就沖了進去,用身體堵住破損口……
何占良說,人人敢打硬仗的作風,正是該艇順利完成多次遠航任務的關鍵。
一次長時間連續航行中,372艇接連遭遇了兩次強臺風。水下數十米深處,潛艇橫傾仍然達到15度。為最大限度地節省電能,艇員們不使用電灶做飯,僅靠餅干和火腿腸充饑。
“什么也不說,祖國知道我!”372艇官兵們明白,勝利才是他們追求的最高榮譽!
(原標題:中國基洛潛艇遇斷崖墜向海底 海水噴涌而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