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還能對敘利亞掄大棒嗎
烏克蘭局勢吸引了全世界目光。克里米亞最終仍“脫烏入俄”,令美西方顏面盡失。即便如此,奧巴馬似乎并未忘記另一個讓他“心神不寧”的國家——敘利亞。上周,美國要求敘利亞關閉其駐美使館,對敘常駐聯合國代表實施旅行限制,指責敘政府未全面落實安理會涉敘人道主義問題2139號決議,并醞釀聯合其他西方國家在安理會采取進一步行動。人們不禁問,在美俄圍繞烏克蘭問題嚴重頂牛之際,美國對敘利亞的大棒還掄得起來嗎?
敘利亞危機爆發至今已進入第四個年頭。近來,敘政府在戰場上繼續有所得手,敘反對派仍像“扶不起的阿斗”,令美西方極為失望。然而真正觸到美國敏感神經和底線的是,各種跡象表明巴沙爾正積極籌備參加今年5月舉行的總統選舉。如屆時巴沙爾上演一出大獲全勝的“選舉秀”,無疑是對美處心積慮要扳倒巴沙爾政權的最大嘲諷。于是一些外媒揣測,如敘形勢繼續朝于美西方不利的方向發展,美對敘更趨強硬甚至軍事干預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但筆者認為,美國的這根大棒一時半會兒恐怕還掄不起來,因為奧巴馬政府有“四怕”:
一是怕與俄羅斯陷入“新冷戰”。
目前,美俄圍繞克里米亞問題激烈角力,兩國關系跌入低谷。這使美俄在敘問題上繼續保持協調合作的希望變得渺茫,也令俄力挺巴沙爾政權的決心更加堅定。一旦美對敘用強,美俄對抗升級甚至陷入“新冷戰”在所難免。
二是怕影響中東戰略“大棋局”。
奧巴馬二任中東戰略的重點是力推以巴和談及伊朗核問題談判取得突破,穩住中東總體形勢,以推進戰略重心東移。因此,美通過武力解決敘問題的緊迫性明顯下降。如敘爆發全面戰事,勢必打亂美中東戰略整體部署,包括正處在關鍵階段的伊核問題全面協議談判亦將受到影響。
三是怕邁不過國內民意“這道坎”。
今年是美中期選舉年,但目前奧巴馬民意支持率仍徘徊在41%的最低點,聯邦財政捉襟見肘,國內政治極化日益突出,國民反戰情緒濃厚。如果此時奧巴馬在海外重起戰事,無疑是逆民心的非理智之舉。
四是怕捅了“馬蜂窩”。
經過三年多內戰,各路極端勢力、“圣戰”分子和恐怖組織在敘盤踞發展。美內心明白,在敘反對派真正有能力掌權之前,武力倒巴只會打破敘國內現有力量平衡,導致恐怖勢力坐大并外溢擴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