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6日電 “玉兔”號月球車14日自主喚醒,進入第四月晝工作期,嫦娥三號探測器系統首席科學家葉培建評價它的狀態“出乎預料”地好。
“在我看來,玉兔能保持現在這么好的狀態,是出乎預料的。”葉培建說。
葉培建說,原來存在的問題到目前仍舊沒有解決,但其他設備正常,測月雷達已經開始工作,全景相機也已經正常拍攝。
據國防科工局消息,著陸器和月球車搭載的載荷重新開機,按計劃開展有效探測工作。
新浪微博賬號“月球車玉兔”發布再次醒來的消息:“別戳了……已經起來啦!胡蘿卜派還有嗎?”
“他”還表達了對地球時事的關心:“聽小伙伴說了好多最近的事,關于爭吵的,關于流血的,關于消失在夜幕中的……快告訴我這些都不是真的……”
人們對“玉兔”的關注熱度絲毫不減,這條微博很快獲得20000多轉發,15000多條評論,以及接近20000個“贊”。
“因為任務特點的關系,我的眼睛不能把地球上的東西看得那么清晰。雖然很想很想幫忙,但我真的做不到……對不起。如果在月球上還能為人類做點什么,我會努力。”“月球車玉兔”回應人們的留言。
葉培建表示,按照原定的3個月壽命,“玉兔”已經完成了它的使命與任務。他希望,今后即便不走不動,也能不斷蘇醒,“每隔半個月蘇醒一次,工作一次”。
這次能醒過來多久?葉培建說,理論上是14天,實際上工作時間不會是14天——因為月球上溫度低,“玉兔”不會在清晨就醒來,會等到陽光最好的上午或中午,而且晚上還不到6點就要“睡覺”。
自去年12月14日實現月面軟著陸以來,“玉兔”經歷了三個月夜極低溫度考驗,迎來了第四個月晝。按照工作計劃和相關程序,月球車將轉入長期管理模式。
月球車此前出現的機構控制異常問題仍未排除,有關方面仍在繼續進行故障排查工作。月球車其他功能正常,車上的全景相機、測月雷達等四臺有效載荷按計劃開展了科學探測。在此后的月晝工作期間,月球車搭載的設備將根據需要在地面控制中心的指揮控制下開展后續探測工作。
據悉,嫦娥三號著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在前三個月晝工作期間,圓滿完成了工程任務,獲取了大量工程數據和科學數據,為今后月球探測和科學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葉培建說,人們已經把“玉兔”當做“小寶貝”。“他能‘活’多久?我們當然希望越久越好,這取決于我們的工作,也看我們的運氣。”
“希望玉兔能夠好好地在月球上待著,能在我們希望的時候蘇醒,持續帶來好消息。”他說。(記者姬少亭 任沁沁 余曉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