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網井岡山艦3月10日電記者錢曉虎、特約記者肖永報道:“搜索航線間距再縮小,航速可適當提高”“如發現目標,可采取下風接近”……上午10點,位于井岡山艦的海上搜救指揮所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推演,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從兵力行動到救援方案,逐個環節推敲,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今天凌晨3時50分,中國海軍綿陽艦已抵達失聯海區并展開救援行動,截止發稿前還沒有發現疑似目標。井岡山艦預計明天中午抵達預定海區,但關于搜救的各項準備工作一直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此外,昆侖山艦、海口艦也于9日起航,參加救援行動。
“原計劃是間隔5海里、速度10節,我們感到距離過大,容易出現疏漏;速度偏小,時間拖得太長。”井岡山艦艦長劉忠鵠告訴記者。在他的建議下,水面艦艇的兵力行動方案迅速作出調整。“現在的方案,就像梳子梳理過一樣,不僅細密,而且速度也快,效率明顯提高了。”
和劉忠鵠一樣,陸戰分隊指揮員袁新院也對救援小艇的搜救方案進一步細化。袁新院介紹說,沖鋒舟是陸戰隊練得最多載人的工具,雖然速度快、載人多,但是進出艙沒有橡皮舟快、穩。在與生命爭分奪秒的救援中,第一波次出動首選橡皮舟。“時間最寶貴,能快一秒是一秒。”
昨天下午3時許,兩架搜救直升機順利完成歸建,機務人員隨即對飛機進行了維護保養和折疊入庫。“直升機海上搜救具有快速機動、覆蓋面廣、搜索效率高等特點,是執行救援任務的重要力量。”帶隊的南海艦隊航空兵某艦載直升機團副團長周勛告訴記者。“今天上午,我們又對飛機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檢測,以確保它們萬無一失。”記者了解到,周勛所在的某直升機團常年擔負海上搜救任務,多次執行亞丁灣護航任務,海上救援經驗豐富,被譽為“海上救護神”。
在潛水員住艙,四級軍士長郭學林正在對新式潛水服和潛水裝具進行了試穿和保養。他是一名有著10多年潛水經驗的老潛水兵了,曾參加過北京奧運安保,經驗豐富。“我們10名潛水員個個都執行過重大任務,湯燦鋒、王靖、劉虎他們三個還參加過亞丁灣護航。”領隊王亮,某作戰支援艦支隊潛水業務長,有24年的潛水經驗。
夜已深,風浪變大了,醫療組的同志仍然沒有休息。從一上艦起,他們就開始整理醫療設備、熟悉醫療區的分布。今天,他們除了藥品、手術器械的準備外,還對醫療救援力量的分配進行了細化。“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就決不放棄。希望可以帶他們平安回家。”醫療小組組長蒲曉斌告訴記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