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俄軍進駐克里米亞。
烏克蘭9日迎來著名詩人塔拉斯·舍甫琴科誕辰200周年。數以千計臨時政府支持者當天在首都基輔等地集會,臨時總理阿爾謝尼·亞采紐克誓言不向俄羅斯讓出“一寸”土地。他將訪問美國,在白宮會晤美國總統奧巴馬。親俄羅斯的民眾同樣針鋒相對地集會。一些親俄示威者與臨時政府支持者發生肢體沖突。烏克蘭邊防人員稱,俄羅斯武裝部隊當天強行接管克里米亞西部一處邊界哨所,加緊對這個烏克蘭東南部自治共和國的控制。
美烏定于12日舉行高層會晤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邀請烏克蘭臨時政府總理亞采紐克12日訪問華盛頓。白宮說,雙方會晤將集中探討克里米亞問題。
烏克蘭臨時總理亞采紐克9日在政府會議上透露,他將于幾天后訪問美國,舉行高層會晤,旨在緩解烏克蘭局勢。
亞采紐克稱,政府工作臨時由第一副總理維塔利·格里戈里耶維奇負責。他在當天的會議上著重安排政府財政向克里米亞駐軍撥款,支持國防部、內政部增加預算。當天政府還討論了烏國家邊境服務局要求對國家邊境監控增加額外措施的提議。
奧巴馬的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托尼·布林克說,奧巴馬定于12日在白宮會晤烏克蘭臨時政府總理亞采紐克,“他邀請烏克蘭總理來白宮……以進一步展示支持”。
烏總理誓言不放棄一寸土地
臨時政府支持者當天在基輔等地集會,紀念舍甫琴科誕辰日,以顯示“反抗”俄羅斯。
“這是我們的土地,”亞采紐克在基輔告訴數千名集會者,“我們的父輩和祖父輩曾為這片土地流血。我們不會放棄一寸土地。俄羅斯及其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應該明白這一點。”
原俄羅斯首富米哈伊爾·霍多爾科夫斯基同樣參加集會。這名前石油“寡頭”是普京執政初期的主要政敵,因商業犯罪入獄10多年,去年12月獲普京特赦。
舍甫琴科是19世紀烏克蘭著名詩人和藝術家,用烏克蘭語和俄羅斯語創作。他的作品被視為烏克蘭文學和俄羅斯文學的寶貴遺產。
在基輔集會上,代行總統職權的烏克蘭議長亞歷山大·圖爾奇諾夫帶領全場,為過去3個月在反政府示威中死亡的示威者默哀一分鐘。而在遭解職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的老家頓涅茨克,親俄人士揮舞俄羅斯國旗,向原“金雕”特警部隊成員致敬。
上月22日,亞努科維奇在與反對派簽署協議次日遭議會強行解職,隨后逃至俄羅斯。反對派上臺后以涉嫌槍殺示威者為由解散“金雕”,部分“金雕”成員稍后在克里米亞集結,維持邊界秩序,成為親俄民間武裝的一部分。
烏克蘭多地出現對立集會
分裂和對立場景9日在烏克蘭多地出現。在克里米亞首府辛菲羅波爾,大約500人在豎著一座舍甫琴科大型半身像的公園集會,反對定于16日的“入俄公投”。他們帶著象征烏克蘭國旗的黃藍兩色氣球,幾次唱起烏克蘭國歌。
58歲的工程師弗拉基米爾·克里琴科說:“公投兩個選項實際上是一樣的,你支持烏克蘭分裂,還是你支持分裂烏克蘭?所以我為什么要去投票?”46歲的斯維亞托斯拉夫·雷格舍夫斯基說:“他們不能奪走克里米亞,這是非法占領。”
列寧廣場則成為俄羅斯白藍紅三色國旗的海洋。大約4000名親俄民眾集會,黑海艦隊歌舞團伴著臺下掌聲,表演蘇聯時期歌曲。25歲的亞歷山大·里加諾夫說:“我們一直是俄羅斯人、不是烏克蘭人。我支持普京。”
60歲老婦奧莉加說:“我們再也不想同那些烏克蘭法西斯主義者一起生活了。”她身邊一條標語寫著“跟俄羅斯在一起,克里米亞就有和平”。
克里米亞議長弗拉基米爾·康斯坦丁諾夫呼吁人們參加公投,選擇“回歸祖國”。
在塞瓦斯托波爾,一些親俄集會者與反對者面對面辯論。法新社報道,一些親俄示威者用棍棒和鞭子襲擊一處臨時政府支持者的集會地點。
聚焦克里米亞
俄接管一邊防哨所
路透社9日援引烏克蘭邊防部隊發言人奧列格·斯洛博丹的話報道,俄羅斯武裝部隊當天清晨6時左右接管克里米亞西部邊緣一處邊防哨所,大約30名烏克蘭邊防人員被困。斯洛博丹說,俄方迄今控制克里米亞境內11處邊防哨所。
克里米亞當局命令境內所有烏克蘭中央政府派駐的部隊投降,但一些部隊拒絕。
路透社報道小分隊8日白天拍攝到一支俄軍車隊在行進:數以百計士兵乘坐大約50輛卡車,有裝甲車護送,還有救護車,進入辛菲羅波爾北部一座軍事基地。
連日來,俄軍部隊以及親俄武裝人員與烏克蘭政府軍在軍營外的對峙沒有引發流血沖突,但雙方都顯得情緒越來越緊張。
烏克蘭不打算派兵
烏克蘭代理國防部長伊戈爾·杰紐克9日說,西部地區的軍隊調動是軍事演習一部分,與克里米亞局勢無關。
一些烏克蘭媒體周末援引目擊者的話報道,烏克蘭軍隊多輛裝甲車和軍車離開西部城市利沃夫,去向不明。這一調動隨即引發外界對烏克蘭當局準備向克里米亞派兵的猜測。
烏克蘭通訊社9日援引杰紐克的話說:“烏克蘭軍隊從沒打算對克里米亞采取動作或調兵遣將。那支部隊是執行常規、既定任務。”
按照杰紐克的說法,這些車輛和人員調動是大規模演習的一部分,以檢驗軍隊的戰備狀態。代行總統職責的烏克蘭議長亞歷山大·圖爾奇諾夫晚些時候將根據演習結果,就軍隊效率向總理提交一份詳細報告。
電話外交持續展開
俄總統普京當天同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通電話,討論烏克蘭局勢和克里米亞即將舉行的公投。克里姆林宮說,普京“尤其強調,克里米亞合法當局采取的措施有國際法依據,旨在確保克里米亞半島全體人員的合法權利”。
英國首相府說,普京告訴卡梅倫,俄方確實愿意以外交手段化解烏克蘭局勢。
前一天,美國總統奧巴馬同英國、法國、意大利以及波羅的海三國領導人舉行電話會議。白宮說,七國領導人要求俄羅斯部隊撤回在克里米亞的基地,認定克里米亞公投違反烏克蘭憲法,任何關聯烏克蘭局勢走向的決定必須經由烏中央政府作出。
奧巴馬的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托尼·布林肯9日在電視節目中說,如果克里米亞公投決定脫離烏克蘭,美國不會予以承認;美國及其伙伴和盟友正向俄羅斯持續施加壓力,將用“非常有彈性和非常嚴厲的機制”加大壓力和強化制裁。
觀察公投內容有鮮明傾向
克里米亞議會當地時間6日決定,將關于共和國地位的全民公投時間從本月30日提前至16日。公投問題是:您是否贊成克里米亞在享有俄羅斯聯邦主體之權利的基礎上與俄羅斯重新合并?您是否贊成恢復克里米亞共和國1992年憲法并贊成克里米亞作為烏克蘭的一部分?
有輿論認為,即將舉行的公投有鮮明傾向性。因為即使從公投第二個問題來看,克里米亞也不想與烏克蘭維持現狀。根據克里米亞1992年憲法,克里米亞盡管是烏克蘭領土的一部分,但是具有比現在更大的自治權,其與烏克蘭政府的關系建立在相關條約的基礎上。1995年,烏克蘭議會取消了這部憲法。
不僅如此,克里米亞當局不等公投舉行就公開宣布,克里米亞決定以聯邦主體身份加入俄聯邦,并建議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俄羅斯議會啟動克里米亞加入俄聯邦的程序。
據克里米亞議會主席團成員巴哈列夫介紹,議會通過克里米亞加入俄聯邦的決議是對烏新政權一系列“挑釁”做法的回應。此前,烏當局下令逮捕克里米亞總理阿克肖諾夫和議長康斯坦丁諾夫。
對于克里米亞公投,美國和歐盟站在烏克蘭一邊表示反對,俄羅斯則表示理解。
俄回應取決于3個因素
俄羅斯如何對待克里米亞公投結果,引發廣泛關注。
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外交學副教授馬爾克多諾夫說,俄方對克里米亞加入俄問題的回應將取決于3個因素,即克里米亞全民公投結果、烏克蘭對全民公投結果的反應以及西方反應的激烈程度。
俄政治學家馬卡連科認為,如果全民公投結果支持克里米亞加入俄聯邦,俄羅斯將面臨選擇:如果拒絕,將會令克里米亞人失望;如果同意,則將意味著俄羅斯與烏克蘭以及西方國家的關系存在嚴重惡化風險。
有分析人士說,如果克里米亞加入俄聯邦,將是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戰爭結束以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系面臨的最嚴峻挑戰。
俄羅斯議會本月1日授權普京在烏克蘭動用軍事力量后,美歐開始出臺一系列針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
針對美歐宣布的制裁措施,俄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俄方不接受有關制裁和威脅的話語,一旦制裁措施實施,俄羅斯將進行報復。不過,俄總統新聞發言人佩斯科夫強調,盡管俄羅斯與西方國家在烏克蘭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但他認為各方有希望通過對話找到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共同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