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印軍陣風戰機宣傳畫
外媒稱,據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透露,圍繞一項金額達上百億美元、內容為向印度出售126架“陣風”戰斗機的協議的談判已陷入停頓。
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月4日報道,這些消息人士稱,問題的癥結涉及如何對國有企業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印航公司)根據許可證生產這款戰斗機的工作進行管理。
消息人士說,過去3個月舉行的一系列會談未能打破這一僵局,這意味著該協議不太可能在本屆政府執政期間敲定。
爭論的重點在于印度空軍堅持要求印航公司保證“陣風”戰斗機的交付時間。根據招標條件,126架“陣風”戰斗機中的108架將由達索飛機制造公司授權印航公司生產。
印航公司又把提供交付時間保證的責任轉嫁給達索飛機制造公司。后者最初對此予以拒絕,后來同意幫助前者確保交付時間。然而,印航公司也一直不肯為其下級供應商如期交付輔助系統提供擔保。
同時,規定生產任務分配比例的方案尚未敲定,因為印方希望授權生產協議能讓自己承擔更大比例的子系統和輔助工作。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說,而法方稱,印航公司需要吸收消化西方技術,因此只能隨著授權生產的推進逐步提高印方承擔的生產任務比例。
印度國防部消息人士說,由于通脹以及過去3年印度盧比對美元貶值逾20%,“陣風”戰斗機協議的延誤已導致該項目成本陡升,從估算的110億美元升至逾140億美元。
美國《航空和空間技術周刊》2月3日一期報道稱,鑒于大選將在5月份之前舉行和重大防務交易爆出腐敗丑聞,再加上盧比貶值,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在急需的裝備項目上采取了慢慢來的做法。
然而與此同時,印度計劃在未來10年中為軍事現代化投入約1000億美元,以提高其軍事能力,抗衡鄰國中國和巴基斯坦。
印度空軍得到的現代化撥款多于其他軍種,但是遭遇的合同拖延也最嚴重,其中包括從法國達索公司購買126架“陣風”戰斗機的合同。該公司2012年1月競標成功,但項目一直拖延,導致空軍不得不繼續通過升級來延長老舊飛機的使用壽命。
盡管有多項采購進度拖延,印度國防部還是達成了一些協議。例如,本財政年度它為陸軍簽訂了17項合同。但陸軍參謀長比克拉姆·辛格說,還有總價值約為19億美元的23項合同仍在洽談中。
印度海軍也很苦惱:它的30年購置24艘新潛艇的計劃在1999年獲得批準,但是至今尚未有一艘新潛艇入列服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