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師:直15達同類最高水平 歐洲同型機獲美大訂單
《中國航空報》:請您介紹一下AC352/直15項目研制背景。
盧偉健:AC352/直15項目于2003年開始論證工作。那時我國直升機工業相比以往已有長足進展,但中航直升機的產品譜系還很不完善。產品系列中缺少一個6噸級的直升機產品;在國家倡導產業化發展的時刻,中航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以下簡稱直升機所)提出產業升級要求,倡導直升機產品的系列化發展。通過仔細的市場調研,我們發現6噸級的直升機需求比較廣,市場也需要這樣一種民機;而經過數十年型號研制的積累,直升機所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技術實力,技術儲備足以支持研究這一個級別的直升機。在以上三方面要素的共同作用下,AC352/直15的研制計劃順理成章的提上了議事日程。
通過縝密的市場調研,研究人員當時提出一個大膽的方案:我們要做一個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為什么在完全沒有任何國際市場民機經驗的情況下提出如此的要求?原因很簡單:一家直升機企業要是沒有一個能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產品,就不可能在國際直升機市場有立足之地。那么,如何盡快推出有國際競爭力水平的產品,而且又是一款純民機產品?當時我們設想,如果有國外合作可能會節省我們的研制時間、加快我們的研制步伐。那時,剛好歐直公司也有這個需求。從機型類別上,歐直恰恰缺乏這個級別的直升機。因此,歐直也需要這一型直升機來填補該級別空白,所以中法雙方一經接觸便很快就達成了合作協議。
這個項目2004年10月份簽署框架協議,2005年底簽訂正式合同,2006年全面啟動。當時簽這個合同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研制、共擔風險、共享利益、共享市場”的原則,雙方各投入50%資金。目標就是要研制一個能滿足適航要求、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的直升機,以滿足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需求。考慮到合作雙方各自市場銷售的需要,中法雙方達成各自取證原則協議。能夠取得EASA(歐洲航空安全局)的適航認證,不僅意味著一型直升機得到了進入國際市場的許可證,也意味著生產該機的企業技術實力得到了認可。所以,AC352/直15能夠取證,對中國直升機未來的發展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中國航空報》:能否介紹一下AC352/直15的性能和設計理念?
盧偉健:從技術角度說,我們的產品采用了成熟的尖端技術,使之達到了同類產品中的最高水平。這架飛機具有寬敞、舒適、安全、環保、經濟等特點。該機采用數字四軸式自動飛行控制系統、綜合航電、玻璃座艙、球柔性槳轂、模塊化設計的主減速器、抗墜毀的機身、可收放的起落架,這些技術構造了一架性能卓越的直升機。機身抗墜毀性能高于EASA(歐洲航空安全局)的適航要求;噪音水平低于適航要求好幾個分貝;機上還有應急撤離通道。綜合前面提到的先進技術,該直升機設計首先具有高可靠性特點、最大程度避免事故發生;萬一事故發生,抗墜毀設計能保證機身具有較高安全性;在直升機墜地后,機上應急撤離通道能保證人員從墜毀直升機中迅速撤離。為適應海上作業的需要,該機還具備海上應急漂浮能力,同時配備人員救生筏。
該機的舒適性體現在震動水平低;機上應急通道、滑門具有使用的便利性;配備通風和空調系統;為方便駕駛,采用數字四軸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和綜合航電系統,大大降低了飛行員的工作負荷。
經濟性也是AC352/直15的一大亮點。飛機的高可靠性意味著故障少,那么,維護成本隨之降低。維護通道、隨機維護工具提供完整,附件齊備,也降低了一部分維護成本。新發動機的使用降低了油耗,減少了使用成本。
該機的設計理念完全是純民機角度出發,特別關心用戶的需求,關心市場需求。我們希望通過先進技術來引領未來的市場發展方向。為什么說要引領市場呢?因為市場總是表現當前的利益,未必表現未來的利益。如果能敏銳抓住市場遠景的發展方向,那就抓住了成功的機會,為實現AC352/直15的成功,我們就要用新技術去引導市場的走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