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中俄軍貿或破紀錄 俄仍將售華發動機

                2014-01-21 14:53 來源:環球時報

                  資料圖:中國主力戰機主要使用俄羅斯發動機

                    資料圖:中國主力戰機主要使用俄羅斯發動機

                  《軍工信使報》記者 瓦西里·卡申

                  促使俄中兩國在國際政治和經濟領域關系不斷拉近的軍事政治因素相互配合,使得雙方的軍事技術合作也出現了新的復興。21世紀頭10年中后期,有關俄中軍事技術合作水平下降且不可避免地逐漸走向衰退的論斷幾乎得到廣泛認同。但如今,我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衰退時期已經結束。俄羅斯對華軍工產品出口正進入穩步增長的軌道,其規模堪比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期兩國軍事技術合作的“黃金時代”,并有機會在未來幾年內打破后蘇聯時代形成的歷史記錄。

                  俄中軍備合作從量變到質變

                  盡管現階段出口量與上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期的名義出口量相似,但二者的根本區別在于目前軍備出口在俄中合作結構中的占比很小。上世紀90年代,軍事技術合作曾是兩國貿易的主要領域之一以及伙伴關系的基礎。進入21世紀后,隨著俄羅斯武器出口在新市場不斷取得突破,中國在其出口結構中的比重迅速減小。根據已知數據,俄羅斯對華武器出口在21世紀初期幾年曾達到頂峰。

                  因此,中國仍是俄羅斯的重要合作伙伴,是僅次于印度的俄羅斯第二大武器出口市場,但已不再對俄羅斯國防工業的生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順便補充一下,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里·羅戈津去年宣布,出口僅占俄羅斯國防銷售體系的22%,而國內訂單則高達45%,其余33%為防務產品生產。俄羅斯國內訂單的增長、產品出口多元化以及國防企業民用業務的發展,使其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不斷降低,并因此在談判過程中擁有相當大的自由度。

                  根據已知的數據,2011年,俄羅斯對華國防產品出口規模超過19億美元,增長趨勢在2012年得到繼續。至于新簽訂的合同,根據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高層發布的聲明,中國進口在總額176億美元的合同中所占比重為12%。這意味著,雙方新簽訂合同總規模超過21億美元。

                  目前已確定具體內容的合同總額為13億美元。其中,6億美元合同為對華供應52架米-171E直升機,而7億美元合同涉及140臺AL-31F航空發動機的出口,后者將被安裝在對華出口的蘇-27、蘇-30戰機,以及中國自行制造的殲-11B/BS、殲-15和殲-16戰機上。其他8億美元合同的具體內容目前尚不清楚,有可能是數額相對較小的多項合同。

                  俄發動機助中國戰機高飛

                  在過去10年,俄羅斯對華飛機發動機出口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正如中國航空產業界代表所承認,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年不會有較大改變。發動機出口仍有大幅增長的空間。雖然中國飛機制造業已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進步,但航空發動機仍是制約中國軍事工業發展的瓶頸之一。目前,中國第四代戰機的三種主要機型均使用俄制發動機,即殲-11B所使用的AL-31F發動機、殲-10所使用的AL-31FN發動機,以及用于FC-1“梟龍”戰機的RD-93發動機。此外,中國最新遠程巡航導彈轟炸機H-6K也使用俄制的D-30KP2型發動機。

                  俄羅斯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能成為中國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中國第五代戰斗機兩種機型,即殲-20和殲-31同時處于飛行測試階段。因此,中方已對俄羅斯下一代航空發動機表現出興趣,特別是用于蘇-35戰機的117S型發動機。還應該指出的是,幾乎所有中國產的出口機型以及民用機型均使用進口發動機。

                  說到直升機,除采購運輸直升機外,預期中方還將繼續適度購買“卡莫夫”公司生產的專用直升機。對中方來說,在近期仿制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也不具有可行性。

                  俄軍備對華恢復性出口

                  聯合實施科學研究和試驗設計工作或者根據中方需求在俄羅斯境內予以實施成為俄中兩國科技合作的固定模式。這一模式框架下取得成果中有多項與中國武器系統有關,如霹靂-12空對空導彈、ЗРК紅旗-16防空導彈、L-15教練機、武直-10戰斗直升機、FC-1梟龍戰斗機、054A型護衛艦等。根據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高層發表的聲明,來自中方的研發需求數量在不斷增長。聲明中沒有透露項目的具體內容,但也許未來我們將獲悉中方在俄方的幫助下創建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武器系統。

                  最近幾年,對華出口下滑的某些俄羅斯現有武器系統,其恢復大規模出口的前景進一步明朗。以下各項合同正處于不同實施階段中:

                  對華供應24架蘇-35戰斗機。2012年,俄中雙方簽署合作意向書,目前正在商討合同細節。預計,正式合同將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簽署。此外,出售戰機不會附帶技術轉讓。盡管供應規模有限,但蘇-35戰機具有系列優越性能,尤其是其強大的新型雷達系統,能夠顯著提升中方應對與日方存在爭議的釣魚島等地區危機的能力;

                  出口S-400防空導彈系統。目前,兩國就此問題繼續進行談判。具體供貨日期尚不清楚。此前曾有消息稱,供貨期將視完成俄本國空軍優先訂單情況而定。中方對射程達400公里的重型導彈系統表示出興趣。部署在中國大陸的S-400射程均能覆蓋臺灣和釣魚島。

                  對華出口在烏里揚諾夫斯克生產的34架伊爾-76MD-90A重型軍用運輸機。中國運-20運輸機計劃距離實現量產仍需付諸巨大努力。中方致力于加緊提升戰略軍事運輸實力。一些中國專家認為,空軍對重型運輸機的需求約為100架。目前,中方還向俄羅斯和烏克蘭采購蘇聯產服役過的伊爾-76型飛機。

                  對華供應并在華組裝677型常規動力潛艇。雙方已簽署諒解備忘錄。種種跡象表明,中方對新型潛艇的興趣與中日關系惡化有關,其需要能夠對抗強大且高效的日本反潛潛艇。

                  上述任何一份協議的最終落實都將成為俄中軍事技術合作新的飛躍。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責編:李宜馨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晨晨白丝mm131| 青青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双 |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视频一二三区2021不卡|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日韩高清在线中文字带字幕| 亚洲网站www|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小视频 | 国产日韩综合一区二区性色av| jizz中国jizz欧洲/日韩在线| 成人小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观看| 午夜电影在线观看国产1区| 芭蕉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www.色噜噜| 性欧美video在线播放| 九九热中文字幕|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免费看特黄特黄欧美大片| 美腿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免费| 97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 天天综合天天色|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没带罩子让他c一节课| 午夜三级黄色片| 精精国产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韩内射美女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在线观看一区精品| 91精品欧美激情在线播放| 大佬和我的365天2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日本三级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