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透露,“量子”項目最經常的攻擊目標即中國軍方的電腦系統。俄羅斯《獨立報》16日稱,俄電信專家布金表示,美國完全能夠監控如此數量的電腦,對專家來說不存在技術問題,但可能對俄羅斯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
“沒有連接因特網?沒關系。NSA(美國國家安全局)照樣可以監控你”。美國《紐約時報》15日曝光的美國國安局“量子”項目讓輿論大吃一驚——NSA能夠將一種秘密技術成功植入沒有聯網的電腦,對其數據進行任意更改。這一技術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使用,主要依靠事先被裝置在電腦內的微電路板和USB連接線發送出的秘密無線電波來實現監視目的,目前NSA已經在全球10萬臺電腦上植入這一軟件,其最重要的監控對象便是中國軍方。“肆無忌憚”,美國專家15日這樣評價NSA的行為。“白宮曾經義正詞嚴地批評中國黑客盜取我們的軍事、商業機密,原來,我們一直在對中國做同樣的事情”。“天主教在線”網站15日稱。
《紐約時報》網站15日刊文稱,盡管多數情況下植入軟件需要進入計算機網絡內操作,但美國國安局能夠用一種秘密技術成功進入沒有聯網的電腦,并對其數據進行任意更改。美國國安局和五角大樓網絡司令部等情報機構已在全球近10萬臺電腦中植入“計算機網絡攻擊”軟件,一方面能夠對這些電腦進行實時監視,另一方面則能為美國發起大規模全球網絡攻擊修建“數字高速路”。NSA認為,其監視行為屬于針對外國網絡攻擊的“主動防衛”行為,而非進攻性工具。該機構發言人維尼斯拒絕將此行為與中國對比,稱美國“從不用自己的情報能力偷竊他國的商業機密、或將收集的情報給本國公司”。《紐約時報》還稱,該報早在2012年就掌握了“量子”項目的有關情況,但一直未發表。
據透露,“量子”項目最經常的攻擊目標即中國軍方的電腦系統。《紐約時報》稱,美國情報機構已將設在上海的61398部隊作為網絡攻擊目標,這一機構被認為專門負責對美方發動網絡攻擊。同時在澳大利亞的幫助下,美方也瞄準了中國軍方另一處機構。另外,斯諾登披露的資料還顯示,美國已通過個別企業在中國設立了兩個數據中心,以方便情報機構將惡意軟件植入中國的目標電腦系統。除針對中國外,“量子”項目也已成功將相關攻擊軟件植入俄羅斯軍方網絡、墨西哥警察和毒梟的電腦系統、歐盟貿易機構的電腦系統以及美國重要的反恐伙伴沙特阿拉伯、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國的電腦網絡中。
“每一次揭示,都給這個沉醉于自我權力、肆無忌憚的機構增加了新的傳說”,“天主教在線”網站15日發文稱,NSA設計的這個裝置很小,可以植入USB連接線的插頭內,或在生產階段植入電腦內。之后,即使該電腦完全不聯網,NSA特工操控的電腦也可在8英里之外與該電腦“交流”,傳輸惡意軟件,篡改竊取資料。有時,美國國安局還會通過設置在監視目標附近的中繼站接收無線電波。文章稱,作為一個間諜工具,這是個驚人的設計,但作為一個大規模監控和攻擊工具,這令人恐懼。據稱該軟件已經被植入10萬臺電腦,“但世界上并沒有這么多恐怖分子”。
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將就如何改造NSA的運作發表演說,是否提及該項目引人關注。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5日引述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戈德史密斯的話稱,美國對外國網絡的入侵看來和美國抱怨中國所做的一樣,“這種明顯的偽善無助于美國要求北京控制好網絡部隊”。他認為,國安局稱自己“不偷取商業機密”的說辭無法說服中國,因為美國外交官多次強迫其他國家購買美國飛機,也是為了讓美國企業受益。“全都是以國家名義進行的欺騙,如果我們可以做這些,當對手做同樣的事時,我們就不該表現得義憤填膺”,美國監控和情報專家維勒15日批評說。
俄羅斯《獨立報》16日稱,俄電信專家布金表示,美國完全能夠監控如此數量的電腦,對專家來說不存在技術問題,但可能對俄羅斯國家安全構成重大威脅。他認為,有一些電子設備和通信系統處理器等武器配件,俄羅斯無力獨立生產,通常向美國購買,“美國人十分清楚我們將把這些配件用在何處,因此在這些配件上安裝軟件,就可以在特定時間讓我們的計算機指揮系統失效,并關閉作戰指揮信息系統或修改智能武器的‘大腦’,從而讓其失去作用。”俄新社16日報道,俄羅斯一科技公司負責人戈爾捷奇科表示,美方的攻擊方法并沒有特殊之處,防御這種攻擊的手段已被廣泛使用。首先應當利用專門技術對電腦進行檢查,然后用物理方式阻止進入電腦。最主要的是加強對人員的培訓,嚴格遵守信息安全規定。
復旦大學網絡安全專家沈逸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稱,不聯網也可以監控電腦的技術從冷戰時期就有,從本質上說屬于“物理”入侵,即需要“管子工”(間諜)接觸到對方電腦,然后將監聽軟件放置到電腦內。這種技術是全球任何一個擁有情報機構國家的“標配”。他表示稱,這個技術本身并沒有對中國構成威脅,但是在處于“無政府”狀態的全球網絡空間,中國急需要和發達國家爭奪“數據主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