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網絡戰教研室。
人類社會正孕育世界網絡大戰
秦 安
去年年底,聯合國發布決議明確防范網絡恐怖主義。這說明,來自網絡空間的威脅要把普通網民、國家政要“一網打盡”,已成為世界級別的大事情。2014年已經開始,網絡威脅依然如故,我們梳理網絡空間的威脅與趨向,以提醒全世界共同努力,打造安全、和諧、穩定的人類社會生存新領域。
概括起來,網絡空間面臨網絡恐怖主義、網絡軍國主義、網絡霸權主義、網絡自由主義和網絡犯罪等威脅,典型代表就是美國嚴加防范的“網絡9·11”、“網絡珍珠港”,已經發生的“棱鏡門”事件、以及“維基解密”事件。
另外,通過對網絡空間態勢的分析,筆者判斷2014年網絡空間發展將可能出現新趨勢,且大多與美國有關。美國有可能今年繼續推動國內立法,尋求網絡攻擊合法化,形成實質性網絡威懾。而美軍也將正式推出網絡戰規則,搶占網絡空間話語權。為強化網絡攻防優勢,繼續擴編網絡戰部隊在所難免。在對外方面,美國主導的網絡空間聯盟將繼續拓展,形成事實上的網絡軍事同盟,同時可能加緊推動網絡軍控談判,限制他國發展網絡戰力量。不過,網絡空間合作將實現常態化,出現美國主導之外的國際合作。這既是美國的帶頭效應,也是網絡空間全球互聯特征所致。
此外,俄羅斯有望正式成立網絡司令部,成為網絡空間一支重要軍事力量。而身在俄羅斯的斯諾登還將繼續爆出猛料。同樣不容忽視的是“網絡軍國主義”苗頭,人類社會正孕育世界網絡大戰。
以上這些事件正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但無論如何,美國依然將繼續決定網絡空間走向,但同樣可能蒙受網絡攻擊造成的重大損失。對于中國來說,出路在哪里?一個值得鼓舞的消息是三中全會決定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以及加快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
但筆者認為,發揮其作用首先面臨三大戰略抉擇:一是將網絡空間視為真正的“第二類”生存空間。它既是人們的精神樂園,也是“以網建國”、“以網興國”的新平臺、新資源、新財富,需要切實激發蘊含其中的新質生產力、文化力和國防力。二是發展自主可控的國家互聯網。目前世界各國與美國之網絡關系,并非平等的“互聯”關系,而是不平等的“接入”關系。我國需要戰術戰略齊發力,以逐步形成平等互聯的網絡關系。三是建立維護網絡空間國家安全、主權和發展利益的專業力量。雖然軍事力量依然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定性力量,但只有世界各國具備與網絡強國對等制衡的網絡攻防實力,才能確保彼此安全。同樣,也才能確保中國走向由網絡大國到網絡強國的崛起之路。 (作者是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網絡空間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