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中國海軍052C型171號海口艦
核心閱讀
2008年11月26日,三亞某軍港碼頭軍樂激揚、彩旗招展。作為中國海軍首批派往亞丁灣護航艦艇編隊——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海口艦官兵精神抖擻,駕馭新型戰艦解纜起航,劈波斬浪挺進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在履行聯合國賦予的護航任務的同時,也翻開了中國海軍挺進深藍、走向世界的歷史新篇章。
時隔3年后,海口艦再次參加中國海軍第十批護航編隊亮劍亞丁灣,與一批批海軍護航編隊一起打造出了一張張亮麗的中國名片。
時光荏苒,5年過去了,在亞丁灣那片深藍色的海洋上,我海軍護航編隊已完成16批次輪換,共派出40多艘次艦艇,一萬多名官兵,為663批5449艘次中外船舶及世界糧食計劃署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護航,確保了被護船舶、人員的安全,展示出了“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形象。
“揮師亞丁灣,我們責無旁貸!”
“我們為什么不去亞丁灣打海盜?”本世紀之初,為了打擊海盜,維護世界航運水道安全,當北約、歐盟、俄羅斯等組織和國家紛紛派出軍艦前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時,中國海軍序列中,素有“中華神盾”美譽的海口艦官兵個個都在暗暗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作為我國配備最先進信息化系統的國之重器,從誕生之日起,海口艦就一直受到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高度關注,沐浴著各級首長的親切關懷。
胡錦濤、習近平兩任軍委主席曾先后親臨海口艦視察,與官兵親切交流。
面對至高無上的榮譽,驕傲、自豪、幸福之余,海口艦每一名官兵都充滿了強烈的使命感,他們時刻枕戈待旦向大洋。
沒想到,海口艦官兵的護航愿望很快變成了現實。2008年11月,海軍決定讓海口艦與武漢艦、微山湖艦組成首批護航艦艇編隊赴亞丁灣、索馬里執行護航任務,履行國際義務。
“揮師亞丁灣,我們責無旁貸!”時任海口艦艦長鄒福全告訴記者:“接到護航任務,全艦官兵在興奮之余,想得最多的是面對陌生海域、猖獗兇狠的海盜,如何把護航準備做充分,確保護航任務萬無一失。”
盤馬彎弓,海口艦每名官兵都鉚足了勁。亮劍先礪劍。艦黨委“一班人”感到:首次出征亞丁灣,不能光有亮劍的豪情血性,還需要有克敵制勝的管用招法。
“從接到任務到出征的短短1個多月時間里,我們研究制定出30多套護航任務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應急處置方案預案,不斷進行修改完善,并針對海盜活動特點,補充了各種武器彈藥和器材設備。”時任海口艦政委劉健忠深有感觸地說,“這樣的勁頭來自使命催生,來自責任擔當,來自強有力的思想工作,使官兵始終保持昂揚的豪情斗志。”
海口艦燃機班長周帥,每天都摸爬在狹小的機艙,與他保障的動力設備形影不離。“因為我知道,護航亞丁灣,不僅是個人的驕傲,更是中國的驕傲,代表的是中國海軍,展示的是中國力量。在整個護航當中,要確保人員、裝備和被護商船安全‘三個百分之百’,其中最大的考驗就是戰艦‘心臟’的不竭動力,在我手里不能有任何閃失。”周帥的一席話,說出了所有海口艦官兵的心聲。
為提高執行護航任務的能力,起航前,他們分階段展開了針對性訓練。每天五公里越野、軍體器械、心理調適輔導成了官兵們的必修課。反海盜、艦機協同、直升機夜間著艦、特戰隊員滑降等20多個科目,更是成為航渡途中訓練的主打課。
航行一路,訓練一路。經過10多天的晝夜航渡,不僅拉開了中國海軍護航亞丁灣的序幕,還開創了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海軍走出國門、挺進深藍、面向世界的新紀元。
“漫漫護航征途,讓我們走向了成熟!”
“不論時代怎么變,軍魂不能變;不論航行到哪里,黨旗不能丟。”遠航歸來,海口艦政委田春雷在筆記本扉頁寫下這句話。5年來,艦黨委班子成員數度調整,“忠誠于黨”的接力棒卻不斷傳承,官兵心中的聽黨指揮信念也越鑄越牢。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雷達技師劉奇興深有感觸地談道:“親歷護航,不僅讓我們擁有了國際視野,還使海口艦挺進深藍的航道犁得越來越堅實。”
首批護航任務中,右舷瞭望員報告,在右舷7度距離40鏈處發現一艘可疑船只,然而劉奇興發現,由于風浪太大,遠距離小目標很難被導航雷達發現。
走向深藍,需要的是歷練。雖然驅離了可疑船只,但也看到自身素質與完成護航任務間的差距。隨后,海口艦各部門組織官兵,對導航雷達重新修正,從一崗一責入手,建立起全員全時的觀察警戒部署和火力打擊網絡。
與此同時,針對任務海區環境陌生復雜、水文資料缺乏、海盜活動頻繁的實際,他們還深入分析敵情我情海情,不斷完善方案預案,加強了針對性演練。
在第十六次護航過程中,被護航船只達23艘,海口艦結合實際,迅速啟動方案預案,采取隨船護衛、直升機輪流空中巡邏等措施,積極創新護航方式,拓展出接力護航、應召伴航等多種護航模式,驅離了13批可疑目標,保護了船舶的安全。
兩次亮劍亞丁灣,海口艦先后刷新了世界海軍連續航行124天不靠港的新紀錄,創造了第一次組織艦艇、艦載機和特種部隊多兵種跨洋越海執行護航任務、第一次持續高強度在遠離岸基的陌生海域組織后裝保障、第一次與多國海軍在同一海域針對同一對手采取軍事行動等人民海軍新紀錄。
“那片海不僅有夢,我們收獲的還有尊重!”
在維護海權、實現強軍夢的航程上,海口艦劈波斬浪,日夜奮戰在波瀾壯闊的亞丁灣海域,彰顯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安全、高效、負責,海口艦打造出了一張亮麗的護航名片。“新加坡、塞浦路斯、利比亞、希臘等國家商船紛紛舍棄‘國際推薦通行走廊’,主動要求加入我護航編隊……”每次談到這里,海口艦官兵都倍感自豪。
2009年2月24日,海口艦正在執行第二十三批護航任務。意大利商船“LIA”號因主機故障停車漂泊修理。
上午10時03分,商船向海口艦發出呼救,稱左舷3—4海里處發現不明快艇快速抵近。
10時05分,海口艦直升機攜3名特戰隊員飛往事發海域。直升機飛抵商船上空時,發現兩艘快艇離商船越來越近。直升機立即下降高度,在商船上空盤旋,并向兩艘快艇發射兩枚信號彈,將其驅離。
加入中國護航編隊的外國商船越來越多,海口艦挑選出英語流利的官兵輪流值班,24小時開通中英文雙語通信頻道,并通過電子郵件、傳真等多種方式與中外商船保持聯系。在安全通過亞丁灣的同時,他們記住了中國海軍、記住了中國。
“你們的護航很出色,我們愛中國!”“感謝中國海軍,中國海軍萬歲!”分別來自一艘被護德國商船船長的話語和一艘被海口艦解救的希臘商船發來感謝信中的語句,至今讓海口艦信號班長桑鑫記憶猶新,更讓他引以為豪。
“印度海軍軍艦上的軍官用中文向海口艦表達敬意;丹麥‘L16’阿布薩隆級多功能支援艦主動向海口艦敬禮;德國軍艦向海口艦發出燈光信號致敬……”桑鑫告訴記者,“亞丁灣那片海,我們收獲的還有尊重!”
護航順訪泰國時,當地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為海口艦送來泰國特產、水果,拉著水兵的手,雖然語言不通,但感受到了友好。
出訪莫桑比克時,一位當地華人聽說中國軍艦來訪,早早地駕駛游艇到海上迎接,跟隨著他們進港、停靠。
海口艦在收獲尊重的同時,也向全世界傳遞了和平和友誼的種子,傳播著和諧海洋的理念。
2012年3月29日,海口艦首訪莫桑比克。訪問期間,海口艦停靠碼頭沒留下一片紙屑和一滴油污。“中國軍艦官兵的過硬素質令人欽佩”,贊譽聲隨處可聞。
海口艦是一座橋梁,把中國海軍與到訪國軍隊和民眾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記者 蘇銀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