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任務多樣化 承擔戰爭外社會責任
現代軍事環境下,各大國之間再發生類似一戰、二戰這樣大規模國家戰爭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由此催生了以控制、威懾為需求發展鞏固軍力的現狀。以此為前提各大國發現為海、空兩軍增磚添瓦所產生的實際作用要遠勝于傳統陸軍。在這樣的新軍事革命浪潮當中,傳統陸軍的更新速度自然遠遠比不上海、空兩軍,這也就難免會引發“現如今陸軍的發展意義還有多大”“傳統陸軍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等等質疑。
誠然,我們概念當中的傳統陸軍——由成千上萬的坦克、火炮、裝甲車輛裝備起來的重裝機械化部隊,在現代大規模戰爭中的存在感確實越來越薄弱。但是局部戰場當中,適合于城市作戰,反騷亂、反游擊作戰的陸軍,他們的意義并沒有消除。近觀美國這兩年參與的兩場戰爭——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戰爭的初期美國海軍空軍在戰場上獨領風騷,但是在之后戰爭長期延續的過程當中,恰恰是美國陸軍的不給力造成了“泥潭式戰爭”的局面,致使美國最終不得不從戰場上拔腳而出,且最初的戰爭目的也并沒有完全達到。
同樣的問題講回到我們自己身上,對中國來說傳統陸軍的意義還有多大?我國幅員遼闊,廣闊的國土勢必帶來漫長的邊境線。與我們在陸上接壤的國家當中,很多的地方都存在著不穩定因素。并且這些不穩定因素甚至和我們國內的恐怖勢力、不安定力量相互勾連。一旦在這些地方突發不測的話,顯然陸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中國的陸軍和美國的陸軍還有著一個本質的區別。我們的軍隊面臨的是多樣化的任務,承擔的還有除戰爭之外的其他社會責任。比如早前的98抗洪,之后的抗冰雪災害,乃至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等一系列的重大自然災害,正是我們的陸軍沖在了第一線為搶險救災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在國際環境中,誰也無法預測明天、后天我們所面臨的形勢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周邊會爆發出哪些不可預測的戰爭。在這樣的情況下,從戰略決策的角度上來說,誰也不能輕易的廢除任何一支力量。僅僅用一種簡單的思考推理,短的歷史階段回溯,就產生“陸軍是否有用”這樣的質疑恐怕太過輕率。綜上所述,與其質疑陸軍的發展意義、去留與否,不如更多的思考在面對新的形式、新的技術、新的挑戰之時,在新軍事革命的浪潮之中,傳統陸軍應該如何應對才能審時度勢達權通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