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國新型“朱姆沃爾特”號驅逐艦下水。
解放軍報12月7日報道,夜幕低垂,海風裹著龐大的戰艦悄無聲息地掠過,沒有高聳的天線,沒有刺耳的馬達,也沒有盤旋的戰機。突然,幾十門電磁炮同時發射,數百公里外的大陸上硝煙四起,卻依舊沒有半點火光照亮“大洋殺手”冷酷的面龐……
以上的場景很像是電影《超級戰艦》里的特效畫面,又仿佛是電腦游戲《大海戰》中的經典場景。不過,隨著近期美國海軍新型驅逐艦“朱姆沃爾特”號正式下水,這一切可能很快將成為現實。
定位:驅逐艦?現代戰列艦!
要為“朱姆沃爾特”號定位,就不能不回顧美軍現役唯一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這款設計于冷戰時期的艦艇,其構思和建造著眼于協同航母、水面或兩棲戰斗群遂行任務,為其提供防護并獨立執行某些低強度任務——這些任務都是防御性的。
與之相比,“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更強調進攻,其早期設計思路是在冷戰后的戰略環境中執行兩種截然不同的任務。一是在不被敵方探測發現的情況下駐泊于近岸海域,打擊內陸目標,支援進攻兵力;二是作為新技術平臺,試驗包括電力驅動、自動化損傷控制、復合船室和舷側內傾船體等新技術。
由此可見,側重于“近海作戰和對陸攻擊”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驅逐艦”,反倒像是現代戰列艦。
性能:巨無霸、隱身王、殺手锏……
“朱姆沃爾特”級是美國海軍迄今為止建造的最大驅逐艦,排水量約1.5萬噸,艦長比美現役驅逐艦長了近30米,可謂世界驅逐艦中的“巨無霸”。
巨艦隱身,外觀很重要。該艦采用了穿浪外殼,整體輪廓低矮,天線隱蔽設計,艦船外殼還包裹了1英寸厚的橡膠層,以減少電磁擴散。
火力方面,“朱姆沃爾特”級除配備了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及其他類型的導彈外,還可能安裝一種新的“殺手锏”——電磁炮。這種電磁炮射程為370公里,射速為每分鐘10發。在最大射程上命中目標僅需6分鐘,留給對手發現目標并攔截的時間非常短。
有量化分析指出,與美海軍現役導彈驅逐艦相比,“朱姆沃爾特”級的水面火力和反艦導彈能力提高了3倍,防空能力提高了10倍,近海作戰能力提高了10倍,雷達輻射面卻減少98%,編制人員減少了一半。
質疑:大而無當的“白象”?
相對于紙上談兵的性能,或許,“朱姆沃爾特”級3倍于美海軍現役驅逐艦的35億美元身價更引人關注。
有資料表明,美海軍認為其最佳艦艇數量是306艘,其中驅逐艦和巡洋艦各占29%左右。要以“朱姆沃爾特”級來達到這個數量,預算將是驚人的。因此,該艦的建造計劃由最初的20艘削減到了3艘。
盡管如此,“朱姆沃爾特”級的建造過程仍引來質疑聲不斷。比如,該艦存放在艦舷邊的導彈很容易被反艦導彈擊中導致毀滅性殉爆,獨特的船體難以在大風浪中保持穩定……甚至有軍迷調侃道:一條30多億美元的金貴戰艦,冒著天大的危險去炮轟敵方海岸,這是一種什么精神?
軍事專家認為,就現實應用而言,該艦的確可能被視作大而無當的“白象”,但其利用當前技術投入為美海軍下一代武器系統探路的思路卻值得重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