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軍航母與隱身轟炸機編隊展示實力
美國不值得做中國的榜樣
環球時報:從您梳理的中俄關系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目前的中俄關系來之不易,它符合雙方利益,也符合歷史規律。但您也非常看重中俄關系發展中的美國及西方因素。是這樣嗎?
季塔連科:我們的確應該對此保持警惕。我說一個現象,在俄羅斯的親西方媒體上,常有一些持反華觀點的文章,但中國人對此不必在意,因為這并不反映俄羅斯人民的感情,也不是俄政府的看法,它只是一些利益集團的觀點。而且這些觀點往往來源于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的報刊。他們從西方利益出發,不愿看到俄中保持友好睦鄰關系。西方利益集團想消滅敘利亞,控制伊朗的石油,掌控中亞,還想肢解中國。但也必須看到,目前的世界大局對俄中發展友好關系是有利的。事實上,俄中兩國民間也一直在加深相互了解,客觀地認識對方,彼此同情,這為兩國關系的發展做了很大貢獻,它擴大了兩國友誼和合作的社會基礎。因此,對中國的負面報道,在俄羅斯沒有市場。當有人這么說時,大家只會一笑了之。
環球時報:您如何評價現階段的俄美關系?對美國積極推進的重返亞太政策有何看法?
季塔連科:俄美關系目前比較緊張,不像中美合作得那樣親密。俄美間主要在軍控、航天方面合作,兩國間基本沒什么貿易。美國對俄羅斯的策略是,第一要打壓,第二要遏制。
至于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我認為這個說法并不正確。美國從來沒有離開亞太,何談重返?美國只是強調在這一地區的軍事存在,把大部分軍力從其他地方移至亞太。美國就是想限制中國發展,它懼怕中國,對中國快速發展存有憂慮,不僅是對中國,還有印度、越南、朝鮮,還有俄羅斯。這些國家將在亞太地區創造一個新的經濟、政治中心,因此美國要用其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的軍力,來馴服中俄等國,也讓包括其盟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感覺到美國的強大,并聽從其意愿,否則就要遭到像敘利亞、伊拉克、南斯拉夫一樣的“待遇”。我個人看法,有些中國人還是對美國抱有幻想。當然,美國有不少東西值得學習,但美國不值得做中國的榜樣。(記者 黃蕾 曾坤 宋勝霞 王渠)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