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下階段將出第一島鏈訓練 練四大科目
人民網北京9月18日電,9月15日,殲-15艦載戰斗機成功完成最大重量起降試驗,意味著此次試驗試飛任務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軍事專家李杰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遼寧艦下一階段的試驗訓練將圍繞四方面展開。在前期完成一系列課目訓練的基礎上,遼寧艦還將奔赴中遠海域訓練。
近日,正在執行試驗任務的遼寧艦,先后完成了多型、多架艦載機不同類別的試驗試飛。殲-15艦載戰斗機成功完成最大重量起降試驗,首次實現了復雜氣象條件下不同起飛重量、多武器構型的艦上起降試驗;實現了應急作戰組織保障模式下多型、多架艦載機短時高頻出動。
遼寧艦的試驗試飛內容逐漸復雜,科目由易到難,層次不斷提高。
下一階段,我航母還需進行各類試驗試飛任務,據李杰介紹,主要針對以下四方面展開:一是批量推廣已試驗并掌握的技術及經驗。他指出,目前我航母艦載機的部分試驗僅在尖子飛行員中展開,一旦相關技能被純熟掌握后,將在所有飛行員中推廣應用。
二是針對復雜氣象條件展開進一步訓練。他表示,未來海空作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航母行動能夠經受復雜的海況條件,需要在復雜氣象條件下進一步進行各類訓練。
三是夜間訓練。航母除了在白天出動,還需要適應夜間情況、熟悉夜間的各項條件、掌握夜間作戰的技能。
四是奔赴中遠海海域訓練。李杰直言,目前遼寧艦的海上試驗均在第一島鏈以內的近海海域進行,而未來航母編隊必定要到中遠海海域執行任務。遠海陌生海域的水溫、鹽度、濕度等各類條件與周邊近海海域差別甚大。航母只有在陌生的中遠海海域進行試驗訓練,才能夠為真正形成戰斗力奠定可靠的基礎。在前期完成一系列課目訓練的基礎上,遼寧艦還將奔赴中遠海域訓練。
李杰表示,航母戰斗力的生成除了取決于航母本身和艦載機之外,還需要配套艦艇編隊的完美配合,共同組成有效可靠的海上戰斗綜合體。目前遼寧艦還在為此不斷地積累,為生成戰斗力打基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