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釣魚島海域毗鄰水域拍攝到的中國海警船。
日本媒體對中國海警船進入釣魚島海域毗鄰水域進行巡航執法進行報道。
據環球時報7月27日報道,日本防衛省7月26日出臺新《防衛計劃大綱》中期報告,稱將加強應對朝鮮核與彈道導彈威脅的能力,同時讓自衛隊在離島防衛方面具備水陸兩棲能力,并通過引進無人偵察機以提高警戒監視力度。香港《南華早報》7月26日稱,被認為裝載有武器的中國海警船當天首次進入釣魚島領海,再次推高這一海域發生沖突的可能性,日本則開始醞釀建立類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組織。報道引述日本防衛省官員的話稱,釣魚島附近的安全局勢正在發生變化,“我們不得不考慮,只依靠美軍的保護是否足夠”。
據共同社報道,中期報告稱,亞太地區的安全環境日益嚴峻,中國正在迅速推進軍事力量現代化,擴大海洋活動。朝鮮彈道導彈開發進入一個新階段,進行核武器開發,是重大威脅。報告強調日美安保體制是日本安全保障的基石,在安全保障環境日益嚴峻的情況下,深化日美同盟對日本來說比以往更加重要。日本將推進日美聯合訓練、警戒監視和基地設施共同使用,加強日澳、日韓雙邊合作和日美韓三邊合作,推進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對話和交流。
該報告稱,在朝鮮彈道導彈能力提高的情況下,有必要考慮加強遏制力和應對能力。在距日本領海和領空較遠地區收集情報,現有裝備的能力不充分,將考慮引進有利于加強警戒和監視的高空無人偵察機。在應對島嶼受到攻擊方面,應確保航空和海上優勢不可缺少,確保自衛隊的機動部署能力和水陸兩棲能力很重要,同時考慮提高反潛能力和反艦導彈能力。為積極參與國際武器研發,中期報告就“武器出口三原則”提出,“會檢驗其是否適合安全保障環境,以采取必要的措施”。
據共同社報道,該中期報告稱,考慮到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明確寫入了將加強導彈防御力。對此,日本防衛相小野寺五典26日在記者會上強調,“沒有設想先發制人的攻擊?!彼瑫r指出:“只有在我國明確受到攻擊或已經發生威脅的情況下才會探討。”《日本經濟新聞》25日稱,自民黨6月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交的建議案中曾把“保持對敵基地攻擊能力”作為支柱之一,該中期報告對此雖沒有直接表現,但表達出將討論保持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想法。該報道分析,之所以中期報告的表述較為克制,是因為聯合執政的公明黨表現出慎重態度。日本自衛隊此前并不完全具備對敵基地攻擊能力。要實施對敵基地攻擊能力,需要擁有較強續航能力的飛機和巡航導彈。該報道還稱,雖然該對敵基地攻擊能力主要針對朝鮮,防衛省考慮到可能會招致中國和韓國的反對,將進行慎重討論。
《防衛計劃大綱》是日本長期防衛政策的基本方針,現行《防衛計劃大綱》是2010年民主黨執政期間制定的,強調重點加強對西南海域的防衛能力和警戒監視力度,改變過去“基礎防衛力構想”,代之以“機動防衛力構想”。據悉,日本政府將以該中期報告為基礎經執政黨討論,加快制定工作,爭取12月在內閣會議上通過新《防衛計劃大綱》。此間媒體分析,安倍政府踏出了轉變安全政策第一步,日本“專守防衛”安全保障政策或將出現重大轉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