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日本自衛隊90式主戰坦克乘坐氣墊船進行登陸演習
日本防衛省定于26日公布為制定新版《防衛計劃大綱》而編寫的中期報告。媒體獲得的報告提綱顯示,日本將考慮擁有“先發制人”打擊能力,采購超高空無人駕駛飛機,以及建立一支類似海軍陸戰隊的部隊以保衛“西南諸島”。
欲尋能力 “先發制人”
日本媒體25日報道,防衛省中期報告提綱寫道,日本將考慮采購超高空滯空型無人機,以加強對“尖閣諸島”(即中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一帶以及朝鮮核與導彈項目的警戒監視力度,稱“為提高盡早察覺各種事態征兆的能力,充實裝備不可或缺”。防衛省將同樣考慮創建一支類似海軍陸戰隊的部隊,以保衛遠離本土的離島。
分析者說,如果尋求先發制人等能力,將意味著日本國防政策根本性變化。但出于政策敏感性,中期報告不會明確提到尋求“先發制人打擊敵方基地的能力”。
和平憲法置若罔聞
日本過去幾十年一直試圖突破和平憲法第九條限制,長期聲稱有權在敵方進攻日本的意圖明顯、威脅迫在眉睫以及沒有其他防衛選擇的情況下打擊敵方基地。
一些分析師說,包括尋求先發制人在內,這些變化屬于一個長期演化的進程,而非日本防衛態勢的突然變化。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日本問題專家理查德·塞繆爾斯說,日本正“悄悄離開”憲法第九條的約束,“這些變化是這一進程的一部分”。
成本巨大實現存疑
按照日本安全問題專家道下的說法,獲得先發制人打擊等能力需要時間、資金和訓練,“說易行難”。
路透社說,暫不清楚日本打算為獲得先發制人能力采購什么樣的武器裝備,鑒于日本公共債務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30%以上,安倍政府正設法重建財政,可能沒有足夠資金用于采購。
道下說,日本先發制人打擊最可能的目標是朝鮮陸基彈道導彈發射車,若要打擊更遠目標,需要研發洲際導彈,那將耗費許多資金。
《防衛計劃大綱》
是日本長期國防政策的基本指導方針,覆蓋今后10年。日本上一次制定新一版《防衛計劃大綱》是2010年底民主黨執政時期,更新內容包括把重點防衛方向從“北”轉向“南”,即從冷戰時的蘇聯方向轉向“西南諸島”方向。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