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距第五代戰機還有多遠:只有近戰才不吃虧

                2013-07-19 08:12 來源:新民晚報

                  資料圖:俄軍蘇35戰機在巴黎航展表演特技  

                  資料圖:俄軍蘇35戰機在巴黎航展表演特技

                  最近關于中國將引進蘇-35戰斗機的消息,使這種早已名聲在外的戰斗機再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按照蘇霍伊公司的話說,蘇-35戰斗機大量采用第五代戰機技術,從而使蘇-35“能夠在全球所有的正在發展的第四代戰機中傲視群雄”。俄羅斯《起飛》雜志更是宣稱,該機距離第五代戰機只有“一步之遙”。不過細細分析,蘇-35在四代機中頗具優勢或許不假,但是和第五代戰機的差距恐怕還不能用簡單的“一步”來形容。

                  新飛機,老編號

                  眾所周知,蘇-35并非是一個全新的編號。早在1992年9月,蘇-35模型就在英國范堡羅航展上亮相了。其實,當時的蘇-35是1988年6月28日首飛的蘇-27M的出口編號,其最大特征就是三翼面布局。當然,它和老式蘇-27的區別不止于此,該機的改進還包括新的航空電子設備和數字化線傳操縱系統,可配備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對空導彈和空對地制導武器,還通過擴大內部油箱提高了作戰半徑。這種蘇-35的發展一直持續到本世紀初。為了便于對外推銷,2000年8月7日,雙座型蘇-35UB首飛。蘇霍伊設計局和共青城飛機制造廠總共改裝、生產了17架蘇-35,其中一架加裝了推力矢量噴管,搖身一變成了蘇-37戰斗機。再后來,蘇-35逐漸銷聲匿跡,蘇-30開始嶄露頭角。

                  本世紀初,隨著經濟復蘇,俄羅斯在五代機項目上投入漸增,也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這些新技術也被用于蘇-27的改進。2003年,蘇-27M2的方案隨之出現,這實際上就是如今的蘇-35的原型。2006年7月,新的蘇-35概念機模型首次出現在范堡羅航展。為了區分兩種蘇-35,新的蘇-35被冠以蘇-35BM的編號(BM是Big Modernization“重大改進”的縮寫)。而其生產型被稱為蘇-35S,當然這是后話了。

                  由于大量采用成熟技術,蘇-35最初的研發還算順利。2007年8月,蘇-35原型機出現在莫斯科航展上。次年2月,901號原型機成功進行55分鐘的首飛。不過,似乎是延續了蘇-27試飛事故頻發的詛咒,2009年4月26日,一架蘇-35原型機因發動機故障而失控損毀。

                  或許因為事故,又或許是蘇霍伊把研發重心放在了T-50上,蘇-35的定型似乎被拖延了。直到2011年5月3日,首架生產型蘇-35S首飛。

                  新機新在何處

                  與俄軍現役蘇-27相比,蘇-35的改進之處主要體現在三點。

                  首先是機體改進,概括起來就是“肚更大,翼更輕,腿更硬”。

                  蘇-35的空氣動力構型和蘇-27基本相同,機背減速板被取消。由于采用更多鈦合金和復合材料,不僅機體得到減重,而且提高了機體結構強度,機體壽命提高到了6000飛行小時。重新設計的內部油箱可攜帶11.5噸燃油,超過蘇-27的9.4噸。如果在2個機翼下加掛2個1800升的副油箱,該機最多可攜帶14.3噸燃油。該機還安裝了可伸縮折疊的空中加油系統。由于增加了最大起飛重量,其起落架也得到加強。

                  第二大改進是采用推力更大、推重比更高的117S發動機,并修改了進氣道。

                  117S發動機是生產型AL-31F發動機的衍生型號,其風扇直徑增加3%,達到932毫米,采用了先進的高低壓渦輪和全新的數字控制系統。該發動機還采用了類似AL-31FP發動機的軸對稱矢量推力噴管。多項改進使得該發動機的推力提高16%,達到14500千克力,中間推力達到8800千克力。新發動機的壽命提高了2倍至2.7倍。

                  第三大改進是采用全新航電設備,包括玻璃化座艙、數字化線傳操縱系統和全新傳感器。

                  該機航電系統的核心是“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這是一種天線直徑達90厘米的X波段無源相控陣雷達,安裝在液壓驅動的萬象節上,其探測方位角達到240度。據蘇霍伊網站介紹,在邊跟蹤邊掃描模式下,該雷達能同時跟蹤30批目標,并使用8枚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同時攻擊8個目標。當目標的雷達反射面積為3平方米(類似F-16)時,該雷達的探測距離為350千米。當目標是“超低可見度”(反射面積0.01平方米)時,該雷達的探測距離也達到90千米。該機還有另一個探測系統:OLS-35光學定位系統(一種高性能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

                  和五代機的差距

                  顯而易見的是,蘇-35和以“低雷達可探測性”為標志的第五代隱身戰機仍有不少差距,而且,這些差距還主要體現在蘇-35有所改進的幾個方面。

                  從機體上看,盡管俄媒體稱,蘇-35機體采用了“分離雷達波”技術和吸波材料,但是距離隱身戰機的標準,還有數量級上的差距——蘇-35能勉強把RCS(雷達散射截面積)降至10平方米左右,而F-15SE“沉默鷹”、F/A-18“超級大黃蜂”的RCS被認為低于1平方米。

                  從航電上看差距也不小。就以雷達為例,“雪豹E”仍然是無源相控陣雷達,而五代機的標準配備卻是有源相控陣雷達。由于無源相控陣需要很大的大功率管,容易出問題,其可靠性比有源相控陣差。此外,有源相控陣雷達同時可以實現通信、電子戰等多項功能,還可以進行功率控制,降低被截獲的概率。

                  在發動機上,117S發動機和F119(F-22的發動機)在可靠性、推重比上的差距不可忽視。不過,117S的軸對稱推力矢量噴管能賦予蘇-35超強機動性,這一點是F119也有所不及的。

                  最后,蘇-35與五代機進行超視距空戰時,由于隱身性能和機載雷達性能的差距,蘇-35會很被動,幾乎無法“先敵發現”和“先敵攻擊”。只有在視距內空戰中,蘇-35才能與五代機“公平決斗”。

                  談了那么多,或許有人認為,作為能自行研制五代機的大國,這種飛機就是雞肋。其實不然,即便美國也沒有打算全部裝備五代機,仍需“高低搭配”,而蘇-35在面對第四代戰機時的確具有相當優勢,裝備這種戰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記者 羅山愛 張亦馳)

                責編:李宜馨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动漫视频下载 |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特色影视 | 午夜dj在线观看神马电影中文| 韩国福利影视一区二区三区|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残虐极限扩宫俱乐部| 国产MD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马浩宁高考考了多少分|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 又大又黄又粗又爽视频| 西西人体欧美大胆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h片在线| xxxx俄罗斯大白屁股| 成品煮伊在2021一二三久 | 羞羞歪歪汗汗漫画|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chinese乱子伦xxxx国语对白| 手机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 免费的毛片视频| 绿巨人草莓香蕉丝瓜菠萝|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婷婷丁香五月中文字幕|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超碰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林俊逸高圆圆第1190章| 免费a级毛片无码|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91免费播放人人爽人人快乐|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视频|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欧美色欧美亚洲高清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