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一號傳回的照片
浩瀚太空,又添俯覽地球的“千里眼”。4月26日,我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首發星“高分一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對地觀測的新時代。
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是與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齊名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可以預見,透過“高分一號”的“太空之眼”,我們對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將會看得更清晰、更精細、更全面……
高壽命——多項技術確保衛星延年益壽
“高分一號”衛星設計壽命創造了中國航天的新紀錄。工程總指揮兼總設計師白照廣介紹,我國研制團隊對“高分一號”進行了技術優化和產品更新,開展了精密的地面驗證,為衛星延壽奠定了重要基礎。
記者了解到,“高分一號”衛星將電池更換為新型電池,在增加容量的同時降低了重量;衛星太陽翼采用先進技術,在整個翼展面積不變的前提下,發電效率從原來的18%提高到28%,為衛星長壽命運行提供了充足能量;采用諸多智能技術,使衛星擁有了自身辨識能力和自我醫治能力。
與我國3顆中繼衛星“牽手”,也是“高分一號”衛星延壽的秘方之一。中繼衛星“站得高、看得遠”,借助它們幫忙能更加周全地確保“高分一號”安全穩定運行。
高精度——實現兩點分辨率最優組合
既然被稱為“高分一號”,高分辨率成像自然是衛星最重要的特點。
白照廣介紹,“高分一號”對姿態穩定度要求極高,如果姿態不夠穩定,就像拿著照相機的手不斷抖動,會直接影響成像質量。“高分一號”姿態穩定度水平相當之高,可以確保圖像質量。
一般而言,空間分辨率與時間分辨率是一對“冤家”,空間分辨率指辨別地面目標的最小尺寸,時間分辨率指重復觀察同一地物所需要時間,通常需要以犧牲一方來保證另一方的領先水平,“高分一號”則在兩點上實現了最優組合。
此外,衛星相機增加了高分辨率多光譜成像能力,可以下傳多譜段高水平的彩色圖像。
高效能——可廣泛用于多領域遙感監測
原本春意盎然、綠草如茵的陽春季節,卻屢屢遭受空氣污染影響,揮之不散的霧霾挑戰著人們的神經……“高分一號”衛星高分辨率圖像技術,將很快運用于區域環境空氣、宏觀生態環境、重大環境污染預警等領域,從而有效地提高我國環境監測能力。
此外,衛星還能廣泛服務于現代農業、地理測繪、國土調查與利用、海洋和氣候氣象觀測、水利和林業資源監測、城市和交通精細化管理、疫情評估與公共衛生應急、地球系統科學研究等重點領域需求,以加快推動我國空間信息產業發展。
白照廣介紹,與之前氣象、海洋、資源、環境等針對特定用戶的系列遙感衛星相比,“高分一號”科技創新點之一就是實現多應用目標,建立了一星多用戶模式,因而可以隨時滿足不同應用需求。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