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的3名中國航天員20日成功進行太空授課,外界對中國載人航天項目發(fā)展的關注熱度提升到了新的層次。作為世界上最先進的航天大國,美國航天界的專業(yè)人士對于中國神十任務以及中國載人航天的發(fā)展怎么看?他們之前的經驗是否會對中國的載人航天進程具有一些借鑒意義?未來中美之間是否存在著進行空間合作的可能性?兩國的航天器、航天員是否能在太空中實現(xiàn)“對接”?帶著這些問題,《環(huán)球時報》記者20日對3位重量級美國航天專家進行了專訪。
環(huán)球時報:中國航天員這次進行的各種太空活動與美國相比大概處于什么水平?是否像有些人說的那樣還只是很初級的階段?美國航天員在太空中進行過的比較復雜的活動有哪些?主要的難點在什么地方?
埃利奧特·普勒姆博士(美國航天基金會總裁、曾擔任波音公司副總裁、肯尼迪發(fā)射中心新聞發(fā)言人及美空軍參謀長顧問等職。美國航天基金會曾將美國2009年度“航天成就獎”授予中國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團隊):中國神舟十號任務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和美國航天項目的漫長歷史相比,中國是在其載人航天項目起始階段就取得了如此偉大的成就。美國在“阿波羅”飛船具備承載3名宇航員能力之前曾通過“水星”和“雙子星”計劃進行了多次飛行試驗。美國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才將首位女宇航員送上太空。和美國比,中國航天的發(fā)展速度就快得多了。當然,不可否認,美國今天所進行的太空活動比中國更復雜和精細,但我們必須承認,中國航天發(fā)展迅速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約翰·勞格斯頓博士(美國航天政策知名專家,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事故調查委員會成員,美宇航局顧問委員會成員,美國空間政策研究院前院長):神舟十號相當于40年前蘇聯(lián)“聯(lián)盟”號飛船項目的水平。迄今,美國航天員已經完成了以“阿波羅”任務為成果的探月工程、完成了135次航天飛機飛行任務、完成了5次修復“哈勃”太空望遠鏡的飛行任務并在軌組建了很大的國際空間站。
焦立中博士(第一位太空行走的美國華裔宇航員):我不認為中國處于很初級的階段。我認為神十正在執(zhí)行的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無疑證明它是偉大的。它表明神十較之神九已經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
環(huán)球時報:對于航天員而言,太空生活最主要的挑戰(zhàn)是什么?這次中國航天員將在軌飛行15天,已經創(chuàng)造了中國航天員單次最長在軌時間,長時間在太空生活還需要注意些什么?中國這次的垃圾處理采用增加垃圾袋密封的方式,美國航天員在這方面有什么好方法?在空間狹小的艙內,在保證男女航天員的個人隱私方面美國有什么經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