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從圖中可以看到,由于我國的東、黃海位于面積廣闊的大陸架上,所以我國的東部大部分海域水深都較淺(白色為淺水,深藍色為深水區域,顏色從白色-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依次表示水深增加,我們黃海、東海大面積為白色和淡紅色,為淺海),并不能滿足潛艇部隊的作戰條件。
環球時報記者報道:近日一場有關“海帶能否阻擋潛艇”的爭論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話題。《環球時報》記者為此采訪海帶種植專業戶和潛艇專家,以解讀這一網絡熱議話題背后的疑惑。
福建霞浦海帶種植戶陳先生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海帶的養殖海區一定要選擇在無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廢棄物污染的海域,海區的海底以泥沙底或者泥底為好,水深8-30米為宜,其中15-20米為最佳,是海帶高產區,“再深就不適合種海帶了”。不過陳先生證實:“海帶的根從幼苗起就長在繩子上,當收獲季節一到,養殖戶就直接把繩子拉起順帶走海帶。”海邊長大的陳先生對海軍頗感興趣,但他聽說養殖海帶的繩索有可能會成為潛艇活動的“麻煩”時仍半信半疑:“沒聽說過潛艇會到我們種海帶的海域活動。”
一名不愿具名的潛艇專家透露:“潛艇在什么海域活動要看海區的地理環境、人員操控素質和裝備性能,但出于航行安全的保證,一般會考慮如下因素:除潛艇自身的高度,還得保證潛艇龍骨下有10-15米的深度,潛艇上方也得有一定的深度,因為大型船舶吃水會有20多米深,所以這意味著潛艇活動的安全深度至少在30米以上。”另一名軍事專家則表示,核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約300-600米,比較適合核潛艇活動的深度是150米。如果水深僅50米,那就很容易被反潛飛機發現。這兩名專家一致認為,美國潛艇肯定不會到養殖海帶的海域活動。不過他們表示,“美國潛艇在他國近海活動是常事,包括中國近海。美軍一直試圖描繪中國近海海域的各種‘海圖’,以期找到應對中國海軍的對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