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的日本非法“購買”中國釣魚島事件到今年的“雷達照射”事件,每次日本與中國的沖突背后都能看到美國的影子。有分析認為,美國欲聯合日本牽制中國,但美國專家指出,這種想法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香港中評社3月22日報道稱,美國利用日本牽制中國的想法是誘人的,但制華政策也許并不見得是美國與中國打交道的正確方式。文章援引美國卡特政府高級顧問、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系教授阿米塔伊?埃茨昂尼(Amitai Etzioni)的觀點稱,美國擔心受到中國的威脅,但事實上,中國沒有威脅美國的意圖,反倒是聯日制華將把中國變成真正的敵人,也會惹怒中國。
埃茨昂尼說,讓日本參與制華可以減輕美國負擔,而且日本根本不需要美國施壓,日本自己就迫不及待地想與中國唱對臺戲了。因為“感覺自己受到中國威脅的日本,正在撕裂其和平的外衣。”
埃茨昂尼分析稱,美國或許在經過“嚴密”調查后得出這樣一種結論:中國正在成為積極的國際大國,要“吃掉美國的午餐”,而且中美無法用和平互利的方式解決分歧和矛盾。然而,事實上,在合理調研之后美國或許會得出截然相反的答案。其實,中國既沒有威脅美國的意圖,也沒有威脅的能力——雖然美國“持之以恒”地與中國對著干的確可以把中國變成真正的敵人。
所以,埃茨昂尼認為,美國沒有必要聯日制華,而且聯日制華的最大問題還在于該舉動將惹怒中國。埃茨昂尼說,中日之間存在諸多歷史恩怨,日本二戰時期在中國犯下的罪行慎重,雖然日本政府曾就戰爭道歉,但卻不誠摯,日本到現在都不愿意承認他們曾經犯下的罪行。當下,旨在淡化日本右翼分子在二戰期間犯下罪行的歷史修正主義也正在日本抬頭。而有諸多跡象表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并未深刻理解這一問題。
埃茨昂尼表示,美國聯日制華表面上似乎減輕了美國的負擔,但其實這讓美國背上了更大的包袱——此舉或許激怒中國,刺激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并導致中國被迫增加軍費。也許有人認為,美國曾經運用這種方法成功分解蘇聯。但時代已經截然不同了,當時的美國經濟實力強大,蘇聯一團糟;當下的中國能夠負擔得起加速的軍備建設,而美國不行。(記者 周旭)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