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報》17日報道,最新一期《漢和防務》雜志稱,俄羅斯與大陸已簽署購買蘇-35多功能戰機的初步協議,俄中戰略伙伴關系升溫,將改變亞洲空中戰略局勢。
報道稱,《漢和防務》的平可夫說,協議的具體數量是24架,不包含技術轉讓,中方并未要求包括117S發動機在內的任何技術轉讓。他認為,這項協議具有巨大政治和軍事意義,大陸最終簽署購買合約的可能性相當大。解放軍對蘇-35向來興趣濃厚,過去和俄羅斯一直未能就蘇-35采購達成協議,原因在于俄方堅持賣48架,大陸只想買24架。俄羅斯媒體近來報道稱,俄羅斯已確定將向大陸供應24架蘇-35,但此消息并未得到俄羅斯官方證實。
按照俄羅斯的標準,蘇-35屬于第4++級戰斗機,采用大量最新的材料、工藝和技術。比如機身材料大量使用鈦合金,使飛行壽命延長到6000小時。最大起飛重量34.5噸,最大戰斗載荷8噸,最大航速2.25馬赫,可以掛裝俄制各種導彈、炸彈和火箭等。飛機還裝備了尖端的“雪豹-E”型相控陣雷達系統,可以在400公里距離截獲3平方米的目標,甚至在90公里距離截獲0.01平方米的超低可觀測性目標。它具有同時截獲和跟蹤30個目標的能力,并可以用8枚主動雷達制導導彈攻擊8個目標,其中包括4個300公里之外的目標。蘇-35在機動性、作戰半徑、武器載荷、最高航速方面優于美國的F-35,只是隱身性能稍弱。蘇-35還有能力對抗美國F-22A。目前,俄空軍已裝備了6架蘇-35,2015年前計劃裝備50架。除了俄空軍自用外,俄羅斯還沒有向任何國家出售這種戰機,俄主要軍售大戶印度也不例外。 (張 祥)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