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神舟十號的載人航天飛行將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入應用階段。
為在軌航天器輸送人員物資
“經過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的一次無人、一次載人航天飛行,我國已突破和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周建平說,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和神舟飛船共同組成的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已經具備了需要具備的全部功能。
周建平表示,神舟十號和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將是一次真正的應用性飛行,標志著我國已經擁有了一個可以實際應用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這個系統可以為在軌的各類航天器輸送人員和物資。“如果說從神一到神九都屬于研發階段的話,那么神十則是應用階段的開始,這也是更高水平的展現。”周建平說。
在完成神舟十號任務以后,我國將展開空間站和空間實驗室的建設。周建平說,空間站建設的各項工作已全面啟動,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目前,大推力火箭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空間站進入方案設計階段,貨運飛船已進入初樣研制階段。
“神十”乘組或延續兩男一女
執行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十號飛船交會對接的乘組人選,正在進行嚴格訓練和選拔程序。周建平說:“我們期望還有女航天員參加飛行,保持兩男一女的搭配。”
“此次交會對接,3名航天員將在軌飛行15天,在天宮一號和神舟十號組合體工作生活12天,更好地保障他們的飛行安全、健康生活和有效工作是我們持續不斷的追求。”周建平介紹,將安排他們進行包括航天醫學試驗、操作試驗、在軌維修試驗等系列科研活動,為健康保障提供醫學經驗,進一步提高在軌工作能力。
此外,航天員將首次在天宮一號為青少年進行太空科學講座科普教育活動。“運用視頻,開展天地互動,通過科普活動豐富青少年太空科學知識,激發他們的科學熱情和創新精神,拉近公眾和載人航天的距離。”周建平說。
根據任務計劃,神舟十號飛船將于今年6月至8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3名航天員駕乘飛船與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載人交會對接。
“天宮一號和神舟十號交會對接的完成,將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第二步任務第一階段的完美收官,并全面進入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研制階段。”周建平說。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