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美國人挺忙。只是不是忙著挽救持續低迷的經濟,而是急著炒作“中國黑客”,很有些不務正業。美國一個名為曼迪昂特的網絡安全公司近日發布一份報告,聲稱“中國軍方參與黑客攻擊”,報告還臆測“解放軍黑客總部”位于上海的照片和代號,引來不明真相人們的圍觀。于這種賊喊捉賊,無知、無理、無聊及可笑的污蔑,我們完全可以不用理會,更不屑批駁,不過一些美國人的這種舉動也無形中激起了外界對于美軍黑客(網絡戰)部隊的興趣。
黑客司令部級別一升再升
據美國媒體透露,早在1969年,五角大樓就在內部組建了最初的計算機網絡。美軍黑客部隊的雛形則可追溯到1988年,美國國防部建立了三軍計算機應急反應中隊,各軍種分別設一分隊,當時世界多數國家對計算機網絡還知之甚少。巧合的是,這一年,中國發現了首例計算機病毒。此后20多年,美國一直在系統地發展網絡戰能力,并逐步將遂行網絡空間任務作為美軍建設的重點領域。
2002年,為防止遭受類似于“9·11”事件的大規模網絡攻擊,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什簽署了國家安全第16號總統令,組建了美軍歷史上首支黑客部隊——“網絡戰聯合職能司令部”。
次年,美軍戰略司令部被正式賦予集中計劃、準備和實施信息戰的任務,后歷經改革,在該司令部下成立了信息網絡作戰行動司令部和信息網絡保障聯合中心。
2006年底,美國國防部又組建了網絡媒體戰部隊,以在互聯網上“糾正錯誤信息”,提高美軍在網絡上宣傳報道的能力。
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素有“網絡總統”的美名,在其推動下,美軍黑客部隊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09年初,上任伊始的奧巴馬就展開為期60天的全國網絡安全狀況評估。5月29日,在白宮宣布組建網絡安全辦公室的同時,美軍戰略司令部司令凱文·希爾頓稱,戰略司令部正在征召2000~4000名“士兵”,組建一支“特種部隊”,這支特種部隊不僅要承擔網絡防御任務,還將對他國的計算機網絡與電子系統進行秘密攻擊。同年6月23日,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正式簽署命令,在戰略司令部下成立了網絡司令部,以協調網絡安全及指揮網絡戰。
2010年5月21日,網絡司令部正式開始運行,由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基思·亞歷山大四星上將兼任司令,辦公地點就設在國家安全局總部內(馬里蘭州米德堡薩維奇公路9800號)。
四星上將是目前美軍最高軍銜,美軍網絡司令部司令擁有如此高的軍銜,可見其肩負重任非同一般。專家認為,組建網絡戰司令部對美軍具有里程碑意義,表明網絡戰已成為美軍的一項全球性戰略任務和獨立作戰樣式,標志著美軍網絡戰實現了統一指揮,遂行全面攻防作戰,美軍網絡戰部隊從此邁入正規化階段。種種跡象表明,網絡司令部極有可能在時機成熟時,升級為與太空司令部、戰略司令部等并列的職能司令部之一。
“作戰任務部隊”負責境外攻擊
在美軍網絡司令部成立前,有兩個不同的網絡戰中心在美軍戰略司令部管轄下運行,一個是全球網絡聯合部隊,負責保護美國國防部在本土及全球范圍內的網絡系統,應對每天數十萬起試圖突入美軍網絡的攻擊;另一個是網絡戰聯合功能構成司令部,負責對敵發動網絡攻擊。網絡司令部成立后,上述原本分離的網絡防御與進攻力量得到了整合。
如今,美軍網絡戰部隊已成為上有指揮機關,下有建制部隊,頭腳齊備、體系完整的作戰實體。美軍一超獨霸的地位在網絡戰部隊建設方面也得到充分體現。
指揮機關方面,處于頂層的是直接對國家安全委員會和總統負責的白宮網絡安全辦公室,軍隊網絡安全問題也在其管轄范圍之內。辦公室主任兼任總統網絡安全顧問,由于位高權重,被外界稱為“網絡沙皇”。
在美軍內部,網絡戰最高指揮機關是網絡戰司令部。該司令部隸屬于美軍戰略司令部,擁有對各軍種網絡戰司令部及部隊的軍事行動指揮權,負責統一計劃、協調、組織和實施美軍在網絡空間的各類作戰行動,確保美軍及其盟國在網絡空間的行動自由與對敵優勢,同時負責與其他聯邦部門的協調行動。
俄軍事專家圖林上校2012年指出,包括軍人和文職人員在內,美軍網絡戰司令部總編制約2.1萬人,其中司令部機關約200人。
美國《華盛頓郵報》2013年1月報道,目前該司令部在編937人,未來幾年將擴增到4900人。美國防部官員透露,擴員后網絡戰司令部將成立三支部隊,其中“國家任務部隊”負責保護關系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的關鍵基礎設施計算機系統;“作戰任務部隊”協助指揮官制訂境外行動計劃、發動攻擊并采取其他進攻行動;“網絡保護部隊”負責保護國防部內部網絡安全。
不過,這些還僅是司令部直屬機關與部隊,算上各軍種網絡戰部隊,美軍黑客部隊絕對稱得上一個龐然大物。根據美防務專家喬爾·哈丁2010年的評估,美軍網戰部隊總人數近9萬人。近年來美軍網絡戰部隊不斷壯大,目前數量已經超過10萬大軍。一支規模如此龐大的網絡戰部隊,一旦集中發動攻擊,任何國家和機構都將難以承受。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