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get on a radial 180.60”
“Roger”
1月上旬,南空航空兵某師組織新年度首場空中攻防對抗中,紅方在預警機、電子對抗部隊支援下步步緊逼,藍方開始不斷收縮兵力,節節抗擊,空戰逐步進入白熱化狀態時,突現這異常一幕。
“這是誰在通話?怎么是外語?”當紅方飛行員們弄明白對方意思是“目標,180度,60”“明白”時,他們處在那一坐標的空中預警機已被擊落。
失去空中指揮所的信息支持,紅方空中機群頓時亂了陣腳。戰場態勢迅速逆轉。
“這是我們臨時增加的‘第三方’兵力!”演練總導演、該師師長景建峰向記者透露,為使演練更加貼近實戰,讓飛行員在錯綜復雜、撲朔迷離的戰場環境下,鍛煉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這次空中攻防對抗演練,導調組專門設立了由作風潑辣、素質全面的飛行骨干組成的“第三方”兵力,模擬強敵,隨機介入空戰。
記者在指揮所看到,“第三方”突然加入到藍方,削弱了紅方的主要作戰力量,打得紅方措手不及,很快陷入前后夾擊的不利局面。
“90度分開機動!”十萬火急,紅方空中指揮員張志清果斷決策,以協同動作向僚機和其他編隊下達指令,并且快速有序退出空戰。按預備方案,迂回向另外兩條進攻航線機動,欲對藍方縱深目標實施突擊。
計劃雖然很周密,但問題也凸顯出來。由于航行距離較遠,為躲避藍方預警系統偵測,飛行高度壓得較低,又沒有預警機信息支持,紅方進攻集群很快失去與指揮所的通信聯絡,地面指揮員無論怎么呼叫,就是沒有回應。
“4號機、6號機上升高度,改換頻道,負責瞭望和信息中繼!”張志清的話音剛落,位于編隊尾部的兩架戰機,即刻脫離編隊,直線向上躍升,信息流頃刻恢復。
“若想在未來戰場能打仗、打勝仗,必須要有全面過硬的素質和戰場變化調適能力。”張志清深有感觸地說,“第三方”的介入,讓對抗更像打仗。
專家解讀
在險惡環境中錘煉部隊
■空軍指揮學院教授 王明亮
孫子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這里“算”就包含了對戰場各種情況的預先謀劃。在未來信息化戰場,戰場環境更加復雜多變,任何一個因素“沒想到”,都有可能對戰爭勝負產生重要影響。
要建設一支能打仗、打勝仗的空中作戰力量,平時就應將部隊拉到險難環境中錘煉。南空航空兵某師新年度首場實戰化對抗演練,把“第三方”引入戰場,逼著指揮員在諸多“沒想到”中提高打贏能力的事實說明,要貼近實戰練兵,就要將部隊置于險難的環境中,錘煉在被動中爭取主動的能力,提高部隊實戰化訓練水平。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