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1月22日文章,原題:中國聚焦航空業 安全問題增加在歐洲空中客車公司的高層七年前來到天津的時候,天津濱海國際機場一旁平坦寬闊的空地還是蒼茫一片的草灘。然而現今,空客在這片空地上擁有20幢大樓,年產4架A320客機。同時,與空客相鄰的,分別是一家火箭工廠和一家直升機制造聯合體。
在天津,民用和軍用航空業的迅猛發展可以折射出整個中國更為宏大的愿景。
中國將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積極投向多個行業,發揮其經濟潛能。而如今,航空業成為中國增長的最新前沿。在民用航空領域,中國正著眼于部件制造、材料生產、租賃商務、空中貨運和機場運營等多個業態。中國希望在國內民用航空市場實現國內生產廠商自我供給,挑戰美國的優勢。同時,中國還強調推動遠程導彈和其它航空項目的發展,加速軍事現代化。
波音公司近期因“夢想客機”的停飛遭遇困境,但這給業界引發震動的同時為中國航空企業帶來了機會。資本充盈的中國航企受到一些美國公司的歡迎,因為它們能夠創造就業。而在并購活動頗為冷清的今天,華爾街也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中國的航企。
華盛頓正在找尋同中國進行更廣泛交易的途徑。來自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的邁克爾·韋塞爾表達了自己的憂慮,“這些交易中很多給我們國家帶來重大安全隱患,中國擴張這方面投資的考量未必與我們的利益完全一致,妥當的做法是對這些交易進行全面的檢查。”
在中國,航空業的廠商與軍方存在深厚的聯系,而這給美國帶來了額外的擔憂。作為中國空軍的主要簽約商,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建立私募基金,用于并購軍民兩用科技公司,投資額將高達30億美元。2010年,該公司在美國俄勒岡州取得了生產小型客機的資質。其采用的碳纖維復合材料輕質但堅固,該材料同時被應用于高性能的戰斗機。
亞洲航空論壇主席馬丁·克雷格認為,“這是明顯的‘交叉灌溉’思路,讓專家和資金在民用和軍用產業之間流動。”,他補充道,中國公司一直在積極聘請來自美國和歐洲的高級航空工程師,如果找對人,國家安全問題必將引起美國的關切。
中國注力航空業的同時,西方和亞洲對中國越發強硬的領土問題姿態感到擔憂。巧合的是,在中國宣布收購美國國際集團(AIG)飛機租賃業務90%的股權數小時之后,中國軍艦出現在釣魚島海域,自此中日互相展開激烈批評。同時,美國正在將戰略重心從中東轉向西太平洋,中國將此舉視為對自身的遏制。這些對抗局面將迫使中國的航空廠商加緊擴張的步伐。(聶魯彬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