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 近日,中國最新固定翼反潛機“高新6號”露出神秘面紗,被媒體炒作的沸沸揚揚。這種代表中國目前最高水平的新型反潛機,據稱其各項性能據稱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美軍P-3C反潛機的水平,對解放軍的廣域反潛能力來說是一個重大飛躍。據臺灣《聯合報》消息稱,目前世界上能夠制造大型反潛機的國家,只有俄羅斯、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此前日本剛剛加入這一行列,而中國這次試驗成功“高新6號”機之后,就成為第六個具備研發大型固定翼反潛機的國家。預計在該機正式服役之后,將使解放軍在反潛領域獲得重大突破。
目前來看,中國海軍總體發展雖然很快,但是反潛能力在世界強國中并不靠前,但這當中尤其是航空反潛能力一直是短板,而航空反潛之中尤以固定翼反潛機更是短板中的短板。中國海軍航空反潛戰能力長期在低水平徘徊,最大弱點在于海上固定翼反潛巡邏機數量不足,只有十來架,其中大多數不是老舊就是反潛能力已嚴重跟不上時代步伐。實踐證明,反潛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航空反潛,而海上固定翼反潛巡邏機是最先進的海軍反潛主力,因而各海軍大國無不把加強海上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當作海軍力量的重頭戲。
這類岸基反潛巡邏機由于航程遠、續航時間長,具有較強的反潛能力,受到世界海軍強國青睞。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岸基反潛巡邏機有美國的P-3C“奧利安”、法國的“大西洋”ATL2、英國的“獵迷”MR2和俄羅斯的“伊爾-38”等。作為世界大國和重要海上力量的中國海軍,沒有必要不努力加強自己的航空反潛戰能力,所以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探索之后,一款代表中國最高技術的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終于在大家的期盼中露出了神秘面紗。
從照片可以看出,“高新六號”使用中國新研發成功的運-9運輸機的機體,機身編號為731,系首次曝光的國產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在其機鼻下方加裝一個“腮”形整流罩,配置可360度環視海面的搜索雷達,能有效探測潛艇的通氣管、潛望鏡、浮標等。該機的機尾有一條很長的“尾刺”,這是安裝了用來探測水下潛艇的磁異偵測儀(MAD)。在該機的機體上下,還密布著很多刀型高頻天線,除了通訊目的之外,它們更多的被用來接收漂浮在海面上的聲吶所發回的信號。此外,還可以發現該機的彈倉位于主翼和雷達之間,浮標聲納投放口估計應該在機翼后位置。據稱,該機還可攜帶100枚聲納浮標,比美軍的P-3C多一倍,因而可布署成更大范圍的聲納網,也大幅提高探測潛艇的范圍和精度。綜合上述特征,“高新6號”無論在平臺設計、電子設備、偵察手段及現代化程度,均高于P-3C,而和日本新研制的P-1旗鼓相當。
在中國研制的一系列高新戰機中,“高新5號”后來被命名為“空警-200”(KJ-200)預警機,現在,執行空中反潛任務的“高新6號”已經亮相,根據慣例猜測,由于是在近似機型上開發的機種,該機有可能會被命名為“空潛-200”(KQ-200)反潛巡邏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