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宣布推遲衛星發射剛過一天,韓日媒體12月11日就報道朝鮮火箭正從發射臺上“撤下來維修”,可能技術問題“嚴重”。韓日美政府正在認真分析朝鮮從發射臺撤下火箭的原因,并密切關注朝鮮火箭發射場周邊的動靜。對于朝鮮本月下旬是否如期發射,各方看法不一,有分析人士對朝鮮29日前完成火箭修理工作持消極看法,也有分析認為朝鮮撤下火箭與是否取消發射似乎并無太大關系。
韓國YTN電視臺11日稱,朝鮮在宣布延期發射火箭后僅僅一天,韓國就通過分析衛星圖片發現朝鮮正將火箭從發射臺上撤下來后運往組裝中心,并開始進行整修。有分析認為,朝鮮一級火箭可能“問題嚴重”,已經達到發射臺上無法修理的地步,因此不得不將火箭撤下修理。韓國政府高級官員當天表示,朝鮮發射的“銀河3號”火箭是以蘇聯導彈技術為基礎發展而來,“因此不能完全說是朝鮮的技術”,某些火箭問題朝鮮自身解決起來面臨諸多難題。有分析認為,朝鮮把三級火箭重新豎立在發射臺上至少需要一周時間,因此朝鮮29日前發射的可能性正在降低。
韓聯社援引韓國政府掌握的消息稱,朝鮮技術上的問題很可能出在一級火箭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統。此次發射的“銀河3號”一級火箭由4個“勞動-B”火箭引擎捆綁而成,因此可能在轉向裝置、傳感器、程序控制系統等有難以控制的部分。但韓國政府人士表示,朝鮮的火箭發射計劃似乎并無變化,朝鮮在維修完火箭后,將再次把火箭重新固定在發射臺上,因此發射不會有問題。韓國《朝鮮日報》則稱,朝鮮在本年度內發射火箭的可能性較大。一位專家表示,朝鮮已經對外宣布,發射火箭是金正日的遺囑,在金正日逝世一周年和金日成誕辰100周年之際發射火箭,可以鞏固朝鮮領導體制。如果天氣沒有問題,在完成零配件更換后,朝鮮可能會強行發射火箭。
日本政府繼續嚴陣以待進行監控。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防衛相森本敏11日把允許自衛隊實施攔截的“摧毀命令”有效期限延長至29日,同時強調,“朝鮮修復技術缺陷后,無論如何也要發射”。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還稱,“不知道何時會發射,所以不能掉以輕心”,將應對朝鮮試射火箭放在比選舉戰更為重要的位置,全力展開危機管理。但《讀賣新聞》援引相關人士的話稱,“從發射架上撤下火箭證明故障很嚴重”。日本防衛省熟悉火箭技術的退休官員稱,如果僅僅是更換燃料系統的零部件,“根本不需要從發射架上撤離”,極有可能是連接三級火箭等構造出現了問題。如果真是這樣,很難在29日之前找出原因并修好。該退休官員還稱,“朝鮮在火箭外壁的制造和裝備上的水平有限,如果天氣持續嚴寒,恐怕很難發射”。
韓日美監視朝鮮火箭發射的代價可謂不菲,每天花銷高達16億韓元(約合149萬美元)。韓國《中央日報》11日稱,韓美日情報機構從10日上午6時開始就加強了對朝鮮火箭發射場的全方位監控,并計劃一直維持到本月29日。韓國每天僅空中監視的費用就高達3億-4億韓元,包括出動“和平之眼”預警機、F-15K和KF-16戰斗機進行巡邏飛行、啟動信息收集機等。美國的花費更多,高空偵察機U-1單次作戰需要花費10億韓元,從日本沖繩飛到朝鮮半島的兩架偵察機每天花費超1億韓元。此外,美軍的7艘“宙斯盾”艦和2臺遠程預警X-Band雷達也已投入活動。日本每天也需要為“宙斯盾”艦和預警管制支出5000萬韓元以上的經費。韓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朝鮮發射推遲一周,偵察費用將增加100億韓元以上。
韓聯社11日稱,已有28個國家要求朝鮮停止發射火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11日稱,中方注意到朝鮮撤下火箭的有關消息,也在密切關注事態。韓國SBS電視臺援引北京消息人士的說法稱,中國正通過駐朝鮮大使館和朝鮮駐華大使館向朝方通報中國政府的立場,并持續轉達國際社會對此問題的憂慮,但中方似乎還沒有就此問題向朝鮮派遣特使的跡象。美國國務院發言人10日表示,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和中國外長楊潔篪在7日曾經就朝鮮發射火箭問題通電話,并就共同應對該問題“達成一致”。韓聯社稱,韓國正謀求與中國、俄羅斯積極接觸,就如何中斷朝鮮火箭發射進行磋商。
(記者 王剛 劉軍國)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