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中日之間關于釣魚島領土爭端升級的 態勢,國內輿論議論紛紛,各種觀點層出不窮。值得欣慰的是,諸多公開發表的論點中,主張直接訴諸戰爭的意 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未來中日一定會走向戰爭嗎?
首先,主權爭議可以長期擱置是和平談判解決問題的前提。無論中日,其實并無立即解決這一爭端問題的迫 切必要性,當然也沒有迅速解決這一問題的現實可能性。從歷史上看,中日兩國間這種爭議狀態已經過了近40年 ,即使再拖40年,對兩國的和平穩定及發展繁榮都并無妨礙。而且兩國執政當局的當務之急,均不是領土問題, 而是國內經濟問題!即使兩國都渴求的石油等,拋開這一海域也完全可以得到圓滿解決!換句話說,即使釣魚島 及周邊海域所有海洋資源在今后半個世紀都不開發、保持原貌,也絲毫不影響兩國在石油等方面另辟蹊徑、尋找替代。
其次,日方近期的挑釁如購島鬧劇、命名無名島礁、頻繁發起登島行為、建設永久設施等,的確是挑起事端 ,刻意謀求將行政管轄權轉化為主權優勢,引起中方的強烈憤慨和諸多反制自然無可厚非。但中方還應該看到, 日本在上述諸多挑釁方面仍然投鼠忌器,還有諸多克制顧慮:一者內閣主動謀求購島主動權,意在掌控局勢而非 火上澆油;二者迄今并未讓重量級政治人物登島,更沒有韓國、俄羅斯在領土爭端那般的嚴重動作,對國內民眾 登島訴求也是盡量阻攔;三者仍然讓釣魚島處于“無人島”狀態,也未急于在周邊開展單方面開發行為。自2010年 扣船風波后,日方對于釣魚島周邊的中國漁船及漁政巡視船等,都采取了更為審慎的姿態,此前香港保釣愛國人 士能成功登島,也表明日方更加審慎的態度。
當然,更重要的是,中日兩國都有讓釣魚島重回主權爭議狀態的內部驅動力。對日方而言,釣魚島問題純屬 如石原慎太郎之類的右翼政客處心積慮地煽動、播弄和操縱,國際問題服務于國內選舉政治需要,主流民意對此 并不敏感迫切,政客們也是玩弄起來賣力,真要收不了場也都怕得要命。而中方則仍在竭盡所能地尋求國內發展 的外部和諧環境。更何況兩國在促使該爭端重回均衡冷靜狀態方面,還有足夠的溝通管道與應用杠桿——諸如經 濟工具、高層互動、美國斡旋等。兩國在此問題上都有“維穩”的共同訴求,而缺少訴諸武力的強烈驅動力。
甚囂塵上的“中日必有一戰”論,更是囚徒困境下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作祟,或者受害者心態束縛下的歷史悲 情作祟。日本戰后和平發展的總體趨勢無疑是其主流,謀求政治軍事大國雖然是其朝野政客的普遍夢想,但這與 軍國主義復活并非一回事;借助歷史問題、領土問題等挑釁雖然也是其部分右翼政客的慣用伎倆,但這與軍國主 義復活同樣相距甚遠。日本即使真如有論者所言的那樣對中國崛起有“瑜亮情結”,也不足以成為未來“中日必有一 戰“的依據。因為未來中國自身有強大的和平需求和維護區域和平的能力,美國在亞太也有維護戰略均衡和各方勢 力均勢的強大斡旋、牽制能力,足以抑制日方的好戰、求戰勢力,日本國內和平力量的穩步崛起和民主政治更是 其軍國主義復活和好戰力量滋長的強大抑制力。
有基于此,中日爭端未來一定有和平發展的光明前景,軍演或武力沖突并非其必然選項;中日未來也有百年 和平的強大內外動力,所以必有一戰之說也是危言聳聽、貽害無窮的判斷,看似有理有據,實則經不起推敲!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