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中的美國海軍肯尼迪號航母正在海上補給。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2日發表美智庫企業研究所專家的文章,評估中國軍隊的真實作戰能力,是否只是一條“紙龍”。文章一方面從理論上,列舉解放軍海軍、空軍、二炮部隊的現代化發展,另一方面又從作戰訓練、指揮系統、戰艦的戰損系統等方面尋找解放軍的弱點。美專家認為,不管西方低估還是高估中國軍力發展,美國都必須采取實際行動加強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對中國形成牽制。
美媒歸納解放軍幾大弱點
這篇題為《解放軍是紙龍?》的文章從多個方面對解放軍軍力進行了評估,但結論卻是“答案很復雜”。文章稱,現在中國軍隊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軍隊。中國海軍已可以在遠離本土的海域遂行行動。如中國海軍編隊正在亞丁灣長時間執行反海盜任務,海上巡邏力量在南海和東海海域保持常態存在。建設擁有70條潛艇的水下作戰力量以及首艘航母的海試,都充分展現了中國打造一支“藍水”海軍的信心。中國空軍也在快速現代化,除裝備先進的第四代戰斗機外,也在提升訓練難度,更多訓練圍繞夜間作戰和聯合作戰進行,形成對海、陸軍的作戰支援能力。盡管目前空軍仍然是一支自衛性力量,但已可以覆蓋充滿爭議的南中國海大部分海域。同時,中國的導彈部隊也不容忽視。各種型號的導彈,如洲際彈道導彈,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快速增長。現在外界目光都在關注中國發展“東風-21”導彈的變型,一種能夠打擊美國航母的反艦彈道導彈。
不過,報道也援引反駁者的觀點稱,數字并不能代表一切。中國軍隊的訓練強度不如西方國家軍隊,飛行員的飛行時數少,潛艇部隊只能在靠近基地的海域穿梭。中國軍隊缺乏龐大的專業軍士隊伍,這通常是軍隊的骨干。曾經接觸過中國海軍艦艇的西方軍官認為,中國水面艦艇缺乏戰損控制系統,令艦艇在戰場上難以生存。中國軍隊的彈藥儲存水平如何,外界不得而知,中國軍隊很有可能在戰斗初期就出現彈藥短缺問題。中國軍隊的指揮控制系統也讓人懷疑。此外,中國軍隊的條令非常僵化,令戰地指揮官難以提出創新性意見。
批評美沒切實加強亞太存在
文章認為,盡管中國軍隊存在弱點,但過度強調就會忽略關鍵所在?,F在中國軍隊已在亞洲稱雄,比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任何國家規模更大,能力更強。美國正在努力牽制中國的地區企圖,但美國面臨著自身的問題。如何確保盟國對美國在亞太地區軍事存在充滿信心就是很大的挑戰。盡管美國在語言上表現出將在亞太地區保持活躍,但卻未采取多少實質性的行動。同時,戰略規劃者也從未認真考慮中國的導彈可以摧毀美軍前沿基地這個現實,沒有采取實際行動保護這些基地,防范中國軍隊不斷增長的電子戰能力,也沒有思考美軍的七個陸基航空兵基地能否足以反制中國空天力量的發展。
報道稱,如果美國失去了從遠距離發起快速和持久作戰行動的能力,當中國軍隊拒止美軍進入戰場或進入戰場也無法自由行動之時,中國將更輕松地踏上獲取地區霸權之路。一條“紙龍”就可能變成“雄鷹”。
解放軍“紙龍”說讓西方糾結
近年來,西方國家軍政界、情報界、學術界及媒體界有關中國軍力發展的評估和分析層出不窮,而且往往觀點相互矛盾。今年4月初,英國《經濟學家》雜志刊發封面文章稱,至少在30年內中國軍隊還是條“紙龍”。該雜志認為中國軍隊30多年未有真正作戰經驗,而美軍一直在戰斗和學習;中國的導彈和潛艇部隊將對美國航母打擊大隊構成威脅,但不是在遠洋。中國海軍遠洋行動僅限于印度洋反海盜巡邏以及疏散在利比亞的中國工人;中國也許不久會部署兩三艘航母,但學習使用航母尚需多年。幾乎與此同時,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發布報告稱,過去10年來,在中國的“戰略性欺騙”下,美國“非常錯誤地”低估了中國的軍事發展。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3日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美國專家對于解放軍戰力的評估中,不少觀點是客觀的。解放軍的海、空軍戰斗力目前仍低于1991年進行海灣戰爭時的美軍水平。但最近十幾年,解放軍的資金、政策和裝備正向海軍、空軍、二炮等高技術軍兵種傾斜??哲姷淖鲬鹉芰τ泻艽蟮奶嵘?,海軍的發展正在積蓄力量,過幾年可能會有一個爆發性的增長。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