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太陽報》6月29日文章,原題:日本在太空磨刀霍霍 二戰的失敗并沒有從日本肌體中剔除軍國主義這塊腐肉,軍國主義的幽靈一直在試圖尋找重建日本軍隊之路。尤其是近幾年,日本在軍事化的道路上愈走愈快,不斷推進其自衛隊改組軍隊的計劃。雖然日本陸、海、空自衛隊的實力處于世界一流水平,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仍不滿足,急于打造自己的天軍。
日本國會日前通過了修改后的《獨立行政法人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法》,刪除規定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的活動限于和平目的之條款,從而使其可以進行防衛研究,并將日本的太空開發成果應用于軍事領域,這為日本建立天軍打開了一扇門。
1969年日本國會曾通過決議,明確規定火箭、衛星等的開發利用僅限于和平目的,此后很長一段時間,日本避談擁有軍事衛星。但近年日本周邊國家尤其是中國、韓國、朝鮮的太空力量迅速發展,使日本感到惶恐不安,開始自我松綁,不僅暗中研制軍事衛星,而且不斷修改法律。2008年日本通過《宇宙基本法》,正式認可日本擁有非侵略目的的衛星,從而擺脫和平這個限制,完成航天政策首次松綁。而今次修法更是徹底剝掉了和平的偽裝,開始赤裸裸地發展太空軍事。
日本認為,天軍在政治和軍事領域具有特有影響力,是國家實力的象征,故將其視為大國戰略的基石。同時,太空技術帶來的遠程打擊、空間偵察監視、精確定位等能力,將助長日本海外干預的能力,增強其地區威懾力,尤其是中日關系每況愈下,中國太空技術發展對日本產生巨大壓力,日本朝野要求加快發展太空力量的呼聲日益高漲。
加快軍國主義步伐
事實上,日本在太空方面的技術并不弱于中國,包括偵察衛星、通訊衛星等很多方面甚至遠超中國。日本具有強大的電子技術、材料科技,過去由于受法律限制,不敢大規模搞太空軍事發展,但如今已沒有法律阻礙,日本太空軍事很可能迅速崛起,甚至遠超中國。
日本近年走向軍國主義的步伐不斷加快,除了給太空軍事松綁,還廢除武器出口三原則,下一步很可能推動《原子能基本法》的修改,將發展核武列為國家目標。作為一個戰敗國,一個在憲法中明確表明放棄戰爭的國家,日本如此處心積慮發展軍備,首相野田佳彥還公然喊出“忘戰必危”的口號,此時的日本與希特拉時代的德國是何其相似。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