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軍工信使》周刊近日報道,在“瓦良格”號航母改裝過程中,經歷過各種困難。中方曾想從俄羅斯進口攔阻索保證艦載機著艦,不料俄方卻在可能來自美國的壓力下拒絕出售,后來中國從瑞典成功采購了攔阻索,并利用西方技術研制出了國產電磁彈射器,用來替代蒸汽彈射器。如果這一消息可靠,國產電磁彈射器將會為中國航母帶來質的飛躍,因為電磁彈射器是無人機登上航母的必要條件,美國就已經為下一代航母安裝了電磁彈射器。隨著電磁彈射器的出現,中國將進入無人機航母時代
美害怕中國無人機航母 航母邁向“電磁彈射”時代
正是電磁彈射器的出現,將在很大程度上彌補蒸汽動力彈射器的缺陷。這種技術會讓彈射器產生電磁波,電磁波會移動彈射器的長度。飛機彈射器的往復軌道上附裝一個電樞,這個電樞控制電磁波提供彈射所必需的動力和速度。這種技術系統同當前一些經常用到的現代化設施有些類似,特別是在一些城市運輸系統中。
電磁彈射裝置與蒸汽彈射器相比,能提供更多變的動力操作。它的彈射比蒸汽彈射器能量更大,效率更高。通過在彈射過程中更好地控制加速度,忽略釋放的能量水平,理論上,航母未來就可以彈射比現在更重或者更輕的飛機。因此,無人機成為航空母艦的艦載機也將成為可能。
考慮到無人機外形尺寸和重量上的縮小,“瓦良格”號航母完全能夠搭載多達60架以上無人機,具備了在任何時間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
■中國“戰鷹”無人機設計獨特
同美國、歐洲及俄羅斯一樣,中國也正在發展先進的無人戰斗機。美國智庫國際戰略評估中心副主任理查德·費舍爾撰文稱,在2008年珠海航展中,中國航空第一集團公司公開了其“戰鷹”亞音速前掠翼無人戰斗機,該戰機在大小及性能方面與其他國家所發展的無人戰斗機都很相似,如歐洲的“神經元”無人戰斗機、英國的“塔拉尼斯”無人戰斗機、俄羅斯的“魔鬼魚”無人戰斗機以及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X-47B無人戰斗機。到目前為止,只有X-47B型無人戰斗機被設計用來參與航母行動,不過其他國家未來至少會考慮建造航母艦載無人戰斗機,因為他們已經或者即將開始建造新的航母。
理查德·費舍爾認為,在過去十年的時間里,中國無人機的設計及生產部門都獲得了飛速了發展,他們設立了不少研究及發展機構,并為眾多中國公司注入了新的設計力量,而且還研發了先進的小型計算機控制系統,先進的材料及衛星導航系統,先進的電光學裝置、小型雷達及精密武器,并以此來推進一系列高性能的無人機及無人戰斗機平臺。中國對艦載機自動著陸技術的興趣,加上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可能都會為解放軍海軍艦載無人戰斗機的發展做出貢獻。
綜合各種信息可以推測,中國的潛在艦載無人戰斗機很可能會是由中國航空第一集團公司發展的“戰鷹”無人戰斗機。“戰鷹”是一種亞音速前掠翼無人戰斗機,進氣口放在背部。從目前來看,在無人機上采用前掠翼技術還是前所未有的,包括航空國防技術最發達的美國和歐洲也沒有公開亮相過采用前掠翼的無人機計劃和模型。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關這款無人攻擊機的文字說明中這樣介紹說,“戰鷹”是一款無人攻擊機,主要執行壓制/摧毀防空、縱深打擊、高威脅區域戰場偵察、目標打擊等任務。
除了采用前掠翼技術,“戰鷹”無人攻擊機還有一個吸引眼球特點就是,外形上酷似美軍最先進的B-2隱形戰略轟炸機。因此可以看出,“戰鷹”無人攻擊機的隱身效果非常好。
一艘全部使用無人機作為艦載機的航空母艦,將整合上面所有優勢于一身。即使中國可能將無人機艦載機和有人駕駛艦載機同時作為候選方案,仍會令解放軍海軍在“全部使用無人艦載機、全部使用有人駕駛艦載機和無人有人艦載機同時混編”的方案下擁有多種選擇。雖然,外界目前還沒有發現標志著這些方案的直接證據,但是具備打擊能力的艦載無人機的來臨,將是艦載航空方面和解放軍海軍能力上富有戰略意義的革命性事件。無人機技術可以令中國的武器研發者實現一次巨大的跨越,從當前技術直接進入未來武器技術領域。
不過,在“瓦良格”號航母搭載著全副武裝的艦載無人機出現在海平面上之前,還將需要克服一些技術發展中的重大難題。
第一,解放軍需要在自己的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和偵察(C4ISR)能力方面取得更大的提高。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是艦載無人機,其武器、備用部件和后勤將需要進入全面生產狀態,但目前似乎還看不到這種無人機的大批量制造已經進行。第三,“瓦良格”號航母如果搭載無人艦載機,各種不同的駕駛員、甲板乘員和支持系統都需要創建和訓練。這些問題中,有許多也是有人駕駛艦載機部隊需要解決的。
在戰略上,一艘中國的無人機航空母艦可以為傳統的海上戰爭提供一個新的手段。如果中國看待航空母艦的方式與更傳統的“美國方式”截然不同,解放軍海軍并不在意成本也不擔心風險,同時更加重視數量而不是質量,一艘無人機航空母艦將會成為一個可行的不對稱作戰設施。不難想象,一個擁有數十架或者上百架艦載無人機的“蜂巢”兇猛地同時撲向多個目標,那將是怎樣驚天動地的場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