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羅來安):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德國與伊朗的伊核問題會談24號在巴格達結束。會談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不過各方表示將于6月份在莫斯科再次舉行會談。本網連線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伊朗記者羅來安,這次六國與伊朗在巴格達會談的結果如何?先給我們介紹一下?
記者:為期兩天的伊核問題談判24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結束,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在會后的記者會上說,本次會談上,各方都希望取得進展,而且也取得了一些共識,不過還有明顯的分歧,六國仍決心短期內解決伊核問題,希望伊朗采取切實行動。各方將在6月18至19號在莫斯科再次舉行會談。
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在記者會上也表示,會談氣氛良好。這次會談安排緊密、時間長,談的很詳細,但還是沒有“完成”。伊核問題六方提出了它們的建議,伊朗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各方坦率闡述了各自觀點和建議。他說,“巴格達會談結果是,我們了解了更多的觀點。”
主持人:我們注意到,24號的會議似乎延長了不少時間,這里面有什么原因?
記者:的確,當天的會談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會談是在當地時間上午8:30開始,美、英、法、俄、中、德、歐盟以及伊朗代表出席會議。不過,沒過多久就看到代表離開會場,伊朗多家媒體還發出了會談已經結束的消息,不久這一消息又被否認,據說代表們出來只是休息一會兒,會談并沒有結束。而美聯社報道稱,伊朗代表在會談中拒絕了六國提出的限制伊朗核項目的提議,伊朗的立場顯示會談面臨困境,但還沒有破裂的風險。
多邊會談結束后,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又分別與歐盟、中國以及俄羅斯的代表舉行了雙邊會談。原計劃在雙邊會談結束后,賈利利和阿什頓分別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會談結束,但記者們在新聞中心耐心等待了好幾個小時后,得到的卻是晚上六國與伊朗繼續舉行會談的消息。直到當地時間晚上9點會談才結束。
主持人:你剛才也介紹了,伊核問題有關各方在巴格達會議上都提出了各自的方案和建議,那么據你了解雙方建議都包括哪些內容?導致會談無果而終的主要分歧又是什么?
記者:在23號的會談中,伊核問題六國向伊朗提出了一份新的方案,幾個小時后,伊朗代表團也提出了一個新的包含“五點建議”的方案。雖然兩個方案具體內容都沒有對外公布,但媒體也做了一些分析和解讀。英國廣播公司BBC援引出席“會談的西方外交官”的話說,六國建議中包括西方向伊朗提供醫療用放射性同位素以及核安全領域的合作,作為交換第一步,伊朗停止純度為20%的鈾濃縮活動。
而伊朗媒體報道稱,伊朗“五點建議”中既包含核問題,也包含與核無關的其它國際問題。伊朗的方案是設想通過“分步走”的方式解決爭端,同時強調了西方必須與伊朗采取同步的行動。
至于雙方的主要分歧,西方媒體分析認為,主要是六國提出的新方案中沒有談到要取消對伊朗的制裁。而伊朗媒體則報道說,西方當天立場與此前發生了變化,開始談論取消制裁問題,似乎西方也認識到應該采取措施建立互信。
主持人:巴格達會談前,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曾親赴伊朗訪問,回來后他發表聲明說已經與伊朗達成臨時協議,伊朗將允許國際核查機構接觸伊朗的核設施、核能科學家及相關文件。這一消息甚至令美歐官員都對巴格達會談抱以樂觀期待,但最后為何還是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呢?
記者:應該說,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與伊朗的會談與巴格達會談是兩個不同內容的談判。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伊朗主要就核查細節問題進行對話,相對簡單些;而六國與伊朗會談涉及面廣,參加方多,伊朗與西方分歧嚴重,又缺乏互信,能坐下來談尚屬不易,希望一兩次就能達成協議顯然是不現實的。
這次巴格達會談未能取得突破主要還是雙方立場相距甚遠。比如,伊朗要求把伊核問題與其它國際問題一起解決。伊朗還有媒體認為,如果伊朗停止純度為20%的濃縮鈾,那么西方就應該取消目前所有的制裁。這些顯然西方目前還不太可能接受。
另外據法新社報道,六國建議中對于制裁只談到將放松伊朗采購飛機零部件以及推遲執行對伊朗油輪保險的制裁,這顯然與伊方的期望值還有較大距離。所以最后未能達成協議,也在意料之中。
(來源:國際在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