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大道擴寬改造后,已成為我市城區的一條主動脈。
加快鐵路交通設施建設,不斷強化鄭州樞紐地位。
著力改變居住環境,打造宜居城市。
中原網訊(策劃 張永 楊光 文字 王璇 圖片 許大橋 陳靖 丁友明 宋曄 唐強 李焱)提升中心城區功能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確定的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加快 “一區兩城”建設的六個切入點之一。實踐證明,一座現代化城市的崛起就是在不斷嬗變和更新的過程,鄭州要真正成為國家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必須從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文化功能和生態功能等城市功能方面大力擴展、加速提升。
根據鄭州都市區建設規劃,“中心城區”定位為省市政治文化中心、現代商貿服務中心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核心區,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區面積達到400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達到400萬人。通過城市功能的提升,中心城區的城市品質在未來5年內將有大的提高和改善。目前以 “六舊六新”為重點片區的城市功能提升工作已全面展開。“六舊”,就是環線區域,包括二七廣場商業中心、商城遺址、火車站區域,東風路以南、中州大道以西、金水路以北、文化路以東區域,醫學院-碧沙崗區域,西流湖區域,惠濟會議休閑中心區域,高新區IT科技產業區。“六新”,就是鄭州新區龍湖區域、鄭東新區綜合交通樞紐區域、龍子湖區域、白沙組團區域、航空港區域和經開區行政商貿服務區。
通過科學地規劃、務實地工作、深入地推進,昔日的城中村,已變成繁華的商業街;昔日的舊城區,已嬗變成綠地、廣場和公園,成為市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如今,用日新月異來形容鄭州的城市變化應該是很貼切的,無論是如火如荼的大項目建設,還是扎扎實實的中心城區保護改造,都在一筆筆為人們描繪這個城市未來的美好前景。
“尋訪百名共和國勞模”慰問活動啟動儀式現場花絮。
飛針走線,神繡異彩,汴繡藝術精靈騰飛。
患者信息:號稱“華夏第一柏”,漢武帝封其為“二將軍”。
這些人里沒人贏得比賽,但他們都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這正是生活本來的樣子。
明塔禹臺魯班廟 風采不再古韻消 隋梁魏闕今何在 荒草陌路滿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