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林州市任村鎮、姚村鎮50余名黨員重走紅旗渠,感悟紅旗渠精神
讓“竹溝精神”薪火相傳
鮮紅的黨旗,莊嚴的會場,雄壯的國歌。6月26日,確山縣竹溝鎮450余名黨員匯聚一堂,以“永遠跟黨走”為主題舉辦慶祝活動,激勵自己永葆初心,為黨的事業增光添彩。
素有“小延安”之稱的竹溝,是我黨民主革命時期和抗戰時期的一塊重要根據地。1926年,黨在這里建立起基層組織,土地革命戰爭后期在這里創建紅軍游擊隊。抗日戰爭爆發后,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1938年2月,黨中央派彭雪楓來竹溝主持工作。同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開封遷到竹溝。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成立以劉少奇為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劉少奇、李先念等同志從延安先后來到竹溝,開展敵后游擊戰爭,使竹溝很快成為我黨在中原地區發展的重要陣地。
近年來,確山縣圍繞“竹溝精神內涵是什么”這一命題,認真研究竹溝革命產生的時代背景,努力找準竹溝革命斗爭史的前后脈絡,得出“竹溝精神”的主要內涵是:“堅定信念、艱苦奮斗、顧全大局、依靠群眾”。
“堅定信念,是‘竹溝精神’主要內涵的靈魂所在。”竹溝革命紀念館館長魯金亮深有感觸地說,“戰爭年代堅定信念,就能贏得革命斗爭的最后勝利;和平年代堅定信念,就能克服困難,勇往直前,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確山縣委宣傳部部長曹亞紅對記者說:“確山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但全縣干部群眾以‘竹溝精神’為動力,堅定發展信念不動搖,多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躍居駐馬店市前列;特別是在前不久公布的駐馬店市各產業集聚區建設綜合排序中,確山縣榮獲第一名。”③5
將軍縣新縣
高揚黨的旗幟唱響輝煌贊歌
6月29日晚,新縣大別山干部學院一號報告廳,一場主題為“高揚黨的旗幟 唱響輝煌贊歌”的合唱匯演正在進行,來自全縣的13支合唱隊用飽含深情的歌聲向中國共產黨95歲生日獻禮。
整場演出在深情激昂的大合唱《江山》中拉開序幕,隨后,《在燦爛陽光下》《走向復興》《十送紅軍》《英雄贊歌》等一首首膾炙人口、歷久彌新的紅色經典歌曲依次唱響,將演出掀起一個又一個高潮。最后,全體人員一起高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整場演出落下帷幕。
值此建黨95周年之際,新縣除組織紅歌大匯唱之外,各單位團體還組織黨員干部參觀革命舊址,重溫入黨誓詞,追思先烈風范。
6月27日一大早,新縣文物局黨支部書記韓光生就召集支部全體黨員,在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前上黨課。“重溫紅色歷史,回顧革命歷程,已成為新縣人的一種習慣。感覺先烈從未走遠,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有著30年黨齡的文物局副主任科員王玉新如是說。
新縣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發源地,也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戰略轉折地。境內有革命歷史遺跡和紀念地200多處,其中國家級革命歷史文物保護單位7處,省級12處,鄂豫皖蘇區首府舊址紀念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鄂豫皖蘇區首府烈士陵園等還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新縣宣傳部副部長陳新生告訴記者,七一臨近,來紅色景點參觀學習的人出現井噴式增長。僅6月29日一天,來鄂豫皖蘇區首府舊址紀念館參觀學習的黨員干部和各界群眾就達2000多人。
林州紅旗渠
感悟紅旗渠精神錘煉黨性修養
重走紅旗渠、重溫入黨誓詞、唱響紅歌……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連日來林州各地紛紛舉辦各種紀念活動。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6月20日,林州市任村鎮、姚村鎮50余名黨員來到紅旗渠青年洞,面對黨旗,黨員們莊嚴地舉起右手,鏗鏘有力地宣讀著入黨誓詞。
隨后,黨員們頂著炎炎烈日在紅旗渠上行走,并參加了推獨輪車、抬太行石、打釬等修渠的種種體驗活動。一路走來,黨員們真切感受到當年修渠者不畏艱辛的精神風貌和勇于創新的非凡勇氣。
參加此次活動的任村鎮政府黨員干部申增兵說:“雖說我們是林州人,知道修渠不容易,但實地體驗后,感受更深,對紅旗渠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同時增強了黨員的責任和擔當意識,錘煉了黨性修養。”
6月25日,林州市陵陽鎮在七一廣場舉行“慶七一·頌黨恩”建黨95周年表彰頒獎暨文藝演出活動。解放軍在林州駐訓部隊,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陵陽鎮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員1000余人參加了活動。舞蹈《祝福祖國》、豫劇《聽罷奶奶說紅燈》、歌曲《猛虎之師》等精彩紛呈的節目讓現場觀眾備受鼓舞。
6月29日,在紅旗渠干部學院,來自林州市四大班子、市直機關和各鄉鎮(街道)的1000余名黨員統一著裝,佩戴黨徽,參加林州市紀念建黨95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會上,1000余名黨員集體宣誓,重溫入黨誓詞,氣氛莊重而嚴肅,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
據統計,自6月20日以來,紅旗渠青年洞每天都要迎來近千名黨員到此宣誓,感悟紅旗渠精神。③5
蘭考南馬莊
“看看咱南馬莊到底有多美”
6月28日上午10點,忙了一陣子農活的蘭考縣三義寨鄉南馬莊黨員群眾代表,陸陸續續走進村“兩委”活動室,和村“兩委”班子一起,開個黨員特別會,議一議下一步南馬莊如何發展得更快。
南馬莊,曾因一條河與焦裕祿結緣。
1963年夏,焦裕祿冒雨到南馬莊村探水情,看著圍住村子的洪水,當即決定,“在這里挖出一條河來”。
地勢低洼的南馬莊,當年飽受水災之苦。如今,水成了這里的寶貝:除去2860畝耕地,全村還有1000多畝水面。
“現在玉米價格一直很低,村里能不能想法子在結構調整上讓群眾看到‘真金白銀’,可別弄個增產不增收。”村民代表蔡玉鳳一開場便說道。
2009年4月1日,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同志來到蔡玉鳳家,和她的公公周廷延聊起1963年夏天焦裕祿和南馬莊群眾共治水災的事情。
“習主席希望我們在生態農業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對7年前的情景,蔡玉鳳記得十分深刻。
“這幾年,我們搞循環農業、綠色養殖,生態肉賣到了北京城,有機米走進了大飯店,習主席的囑托正一步步變成現實。”村黨支部書記楊士祥說,“合作社讓我們村集體有了收入。去年,24戶貧困戶全部脫貧。”
“繼續做好生態文章,讓大家看看咱南馬莊到底有多美!”楊士祥表示,“咱村將建一批家庭旅館,實現農業和服務業聯動。”去年,南馬莊成為第四批全國文明村鎮。
楊士祥說,“我希望全體黨員都向焦書記看齊,使出韌勁兒,干勁兒,拼勁兒,把南馬莊建得更美!”③4
中鐵裝備
紅心向黨振興民族工業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6月30日,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盾構總裝車間,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的黨員干部,面對鮮紅的黨旗,高舉右手莊重宣誓,重溫入黨誓言,牢記職責使命。
為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慶祝七一黨的生日,30日當天,中鐵裝備除舉行重溫入黨誓詞活動外,還開展了黨委書記做“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蜂巢式黨建分享交流會以及“蜂巢黨建”APP上線儀式等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
所謂的“蜂巢黨建”,就是黨組織如“蜂巢”,黨員責任區似“蜂孔”,黨員像“蜜蜂”,同心聚力、和諧共建,黨組織變成一個強大的磁力場,企業變成一個幸福的同心圓。
時代在變,黨建面臨的客觀環境也在變。如何借助以互聯網為核心載體的現代技術,推動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從而實現管理理念、管理手段、管理方式的與時俱進,這是新形勢下許多地方和基層黨組織都在認真思考并積極探索的一個全新課題。
恒者行遠,思者常新。在建黨95周年到來之際,中鐵裝備“蜂巢黨建”APP上線。該APP項目是一款可實現便捷化黨員服務和科學化黨建管理的企業智慧黨建平臺,致力于打造指尖上的“智慧黨建陣地”,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有了這個全新的陣地,中鐵裝備黨員從此就有了一個移動化、全天候、跨地域的在線黨組織,有助于更好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中鐵裝備黨委副書記卜照華說,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自己是黨組織的一員,不忘職責使命,積極擔當作為,銳意改革創新,如同“蜜蜂”一樣勤勤懇懇工作,努力去做密切黨群關系的牢固“黏合劑”、助力黨的事業和民族工業騰飛的強勁“推進劑”。③4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
青春向黨創新出彩
青年黨員是黨的新鮮血液,也是最具創新熱情和創造潛力的群體。6月29日,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創客空間,一場氣氛熱烈的微黨課正在進行,青年黨員踴躍發言,暢談感受。
中科院(洛陽)自動化研究所的朱薇薇說,研究所入駐大學科技園一年多來,選派有經驗的青年科學家黨員擔任部門負責人,帶領廣大科技人員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先后申報專利10項,轉化仿真機器魚、綠色無版印刷設備等科研項目,部分技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從青年科學家黨員身上可以深深感到,他們用青春和創新的力量為黨旗增光添彩。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入黨積極分子張玉娟說,“在慶祝建黨95周年之際,能代表入黨積極分子向黨組織說說心里話,我感到無比激動。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將繼續堅定地聽黨的話、跟黨走,以更加振奮的精神狀態,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來自“愛洛陽網”的黨員熊薇薇說,作為一名網站小編,有時工作很辛苦,得不到網民的理解。可一想到自己是一名黨員,受點委屈也沒什么,渾身就充滿了動力。
主持黨課的科技園黨支部書記宋驥說,在喜迎建黨95周年的日子里,上這樣一堂微黨課,就是要團結和凝聚園區各黨支部黨員的力量,動員和激勵青年團結在黨的旗幟下,切實肩負起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使命,讓青春年華在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由政府、高校、社會力量共同創辦的現代服務業科技園區。目前入駐企業150余家,成功引入中科院自動化所、科大訊飛、深圳光啟、固高科技、視微影像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龍頭企業和海歸創業團隊。2014年4月園區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53名,大部分為“80后”、“90后”的年輕人。(記者 曾昭陽 通訊員 張新義)
“中國方案”最早提出主要是運用在外交領域,表達中國作為大國的國際責任和使命擔當,傳遞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的意愿。而以“社會制度的中國方案”的提法尚為首次,該提法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積極探索治國理政新實踐的凝練和升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全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講話一結束,中央和國家機關各單位迅速作出安排部署,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作為當前和今后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深入學、認真學、反復學、系統學,把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推動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
2016年,作為“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又逢建黨95周年,總書記的講話再次為全黨、全國人民樹起了自信,吃下了“定心丸”。
歷史本身就是一筆可貴的財富。對于一個執政黨而言,歷史不單單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更是一個漫長的探求真理、總結得失、謀求發展的過程。
大浪淘沙,誰主沉浮?滄海橫流,誰堪砥柱?中國共產黨正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以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續寫著“中國奇跡”的新篇章……
7月2日晚7點30分,河南豫劇院三團在河南省人民大會堂演出豫劇現代戲《史來賀》。
建黨95周年 這些河南人受中央表彰
為了迎接中國共產黨95歲生日,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省委省直工委、省文化廳主辦的開展河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優秀現代戲展演活動拉開了帷幕。
7月1日,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紅色主題集郵巡展啟動儀式,在鄭州二七紀念館舉辦。
95年風雨,95載輝煌!中國共產黨根植于華夏大地,根植于百姓心中,必將繁榮昌盛、茁壯成長。回望來路,風雨兼程;展望前方,千帆競發!
中國共產黨成立95年、執政67年、領導改革開放38年,置身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的今天,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為繁重和緊迫。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重要節日。95年來,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已經證明并且還將繼續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
95年的奮斗歷程證明,中國共產黨始終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新形勢下,廣大黨員干部應該在各自展現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
6月29日獲悉,鎮平縣供電公司組織開展“七個一”獻禮“七一”活動,隆重紀念建黨95周年,深化“兩學一做”,增強廣大黨員的黨性意識和黨性觀念,
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前夕,唐河縣城郊鄉積極開展多樣活動,以實際行動慶祝我黨建黨9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