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26日13:58 來源:央視網
拉格日合作社分紅現場
央視網消息(記者 李文學)草地綠了,生產順了,牧民富了……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寧秀鄉拉格日村,7年前走上了合作社的路子,很快拔掉了“窮根兒”,其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熟起來的“拉格日模式”,更是帶動了周邊許多貧困村走出“困”境。
而曾經的拉格日村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
拉格日村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干旱少雨,人均草場少,植被環境差。高寒、邊遠、閉塞、草畜矛盾突出等問題一度制約著這個純牧業村的發展。2010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只有2512元,貧困人口占全村的70%。
“牧民夏天只能在各自的草場搭帳篷住,冬天住在四處漏風的土房子里。”這時,懂市場、善經營的二社社長俄多站了出來,“要改變牧民生活,必須抱起團來,走合作社的路子。”
俄多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但是沒想到困難這么大。
2011年初,俄多在村民大會上提出了組建合作社的構想,卻遭到了大部分牧民的否定。俄多不拋棄,不放棄,開始走帳串戶宣傳,直到4月才說服36戶牧民正式把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成立起來。
同年5月,為使合作社獲得經濟收入,俄多又絞盡腦汁,費大力氣做通了已入社的36戶牧民思想工作,以2社全體村民27.47萬元草原獎補資金為合作社周轉資金。
經過精心運營,合作社以草定畜、舍飼圈養、分片放牧,對草場按季節進行劃區輪牧,遏制了草場的退化趨勢,同時,合作社按照入社人員特長,分組分群,開辟多種增收渠道。合作社成立當年,36戶牧民就分紅21萬元。
“拉格日模式”的帶頭人俄多
牧民們看到了希望,開始紛紛主動入社。
2012年,入社牧戶共有150戶,占全村總戶數85.2%。截至2017年底,全村174戶中已有172戶入股合作社,入股草場8.82萬畝,入社藏羊2500只,入社藏牛4400頭。
合作社分為3個小組,其中牦牛高效養殖及良種繁育組利用入社的天然草場和牦牛分為20個牧業小組,進行了劃區輪牧;藏羊高效養殖及良種繁育組利用租賃的天然夏季草場,將生產母羊分為4個養殖小組,按照夏季劃區輪牧,冬季舍飼半舍飼進行高效養殖;產業發展及商業營銷組將20個養殖小組剩余勞動力進行再教育再培訓,重新分工從事出租車、推銷畜產品及外出打工。
草原部門提供技術指導,獸醫站防控牲畜疫病、推廣良種繁育及科學高效養殖,農機管理站培訓農機器械操作,縣經管部門指導完善合作社財務賬目……澤庫縣委、縣政府堅持不懈地引導和幫扶,“拉格日模式”終于成形了。
從2012年到2017年,拉格日合作社累計現金分紅1234.37萬元,僅2017年合作社人均收入就達15110元。
在易地搬遷補貼政策幫助下,拉格日村牧民徹底告別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去年11月搬進了80平方米的新房子。
64歲的關貝做夢也沒想到會有這樣一天,他曾經也是一名貧困戶,也是最早入社的36戶牧民之一,當年他流轉入股草場面積382.34畝,藏羊6只,牦牛18頭,資金1萬元,折后持有的股數為232.35個,2017年分紅2.58萬元。
除了合作社的分紅收入,關貝和妻子還在村里打零工,大兒子在合作社駐拉薩的銷售點打工,“一家人努力攢點錢,在村里再買個商鋪。”關貝盤算著更加幸福的生活。
“吃住都有保障了,沒有什么困難了。”曾經的貧困戶索托去年在合作社分紅15100元,加上自己在合作社打工的收入和女兒在縣里餐館打工的收入,家庭人均純收入達7629.46元,擺脫了貧窮的生活,“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以草地和牲畜入股組建合作社,牲畜分群飼養,草地劃區輪牧,社員分工分業,牛羊統一銷售,用工按勞取酬和收益按股分配”的發展生態有機畜牧業的“拉格日”模式,成為了黃南州及整個青南地區實現脫貧的一個樣板。
目前,拉格日合作社已評為國家級示范社。循著它的足跡,澤庫縣雨后春筍般冒出了65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牧民入社率達80%,入社草場798萬畝,入社牲畜46.83萬頭。如今,村村都有合作社,鄉鄉成立了有機畜牧養殖基地,戶戶都成了“有機生產畜牧合作社”成員。
比如澤榮科技環保燃料加工專業合作社,解決本村就業19人,年創造收入35萬元,其中對雇傭的15名本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只要求他們上6個月班,每人每月支付工資1800元。
澤庫縣羊尕爾巴扎牛羊絨產業有限公司的18名員工,以前全部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每年只上8個月班,現在人均年收入達22400元。
正如拉格日的藏語意思“白帳篷”一樣,“拉格日模式”已盛開在青海綠綠的草原之上。
記者4日晚間從青海省海南州同德縣有關部門證實,當日19時26分許,該縣境內一排水管道施工現場發生塌方,致2名作業人員遇難。
近日,青海省宣布從12月31日開始,青海省近50家景區面向河南籍游客推出免票、打折等優惠活動。
繼青海可可西里等中國最大自然保護區群發布公告,禁止一切非法穿越之后,2018年上半年,地處青藏高原東部的青海省,多地相繼頒布旅游“謝客令”。
青海省位于中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這片熱土是中華民族生態環境優美的疆域,是各族人民歡樂祥和的家園,是情懷天下旅行者的逐夢天堂。
“茶卡鹽”產自柴達木盆地東側茶卡鹽湖,富含多種礦物質、鹽粒晶大質純,深受消費者青睞。通常被大家叫作“青鹽”,之所以叫它青鹽,并是因為這種鹽產自青海,而是因為它的顏色。
5月1下午,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高速大隊在連霍高速公路夏邑境內在查處一輛違法停車的江蘇牌照的黑色本田轎車時,民警細心察疑,查獲一臺立案尚不足一天的被盜竊車輛,涉嫌盜竊的駕駛員馬乙某某被移交至徐州市公安局云龍湖風景名勝區分局珠山派出所作進一步處理。
10日上午,習近平來到青海代表團參加審議。當總書記走進會場時,藏族、蒙古族、土族3位代表分別向總書記獻上潔白的哈達,表達對黨中央和總書記的敬意。
格爾木是青海省第二大城市,位于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中南部,這里產的野生黑枸杞鮮果每市斤能賣到80多元,近年來吸引很多人到牧民的草場違法采摘。
盜采者為盜枸杞打砸搶燒;草原環境遭破壞。
在去之前,就被青海湖迷得神魂顛倒,一直心心念念的青海湖旅行終于來了,我終于如愿以償到達我夢中的天堂。
帶顏色的地名簡單直白,也許帶著最開始的命名者們最直觀感受和那土地的魅力。白玉,紅原,黃河,赤峰,一聽就那么貼合。青海也是。聽著就干凈清爽涼快。
青海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是中國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因此,青海在眾多省份中其景色也是獨一無二的。景色絕對跟西藏那般美的讓人窒息的景色有的一拼。特別是讓眾多游客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國的天空之鏡--茶卡鹽湖。
青海省近日出臺《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將分類建成100家自駕車營地。
據《青海日報》消息,5月5日,青海省委常委張西明在西寧會見了以墨西哥頭版俱樂部秘書長何塞·路易斯·烏里韋為團長的墨西哥新聞代表團一行。據人民網地方領導資料庫顯示,張西明此前擔任中宣部副秘書長。
為確保農村孩子吃上新鮮、安全的營養餐,青海省教育廳要求省內各地各校統籌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全面改薄項目及標準化學校建設等項目和資金,加快學校食堂建設,盡快以食堂供餐模式替代其他供餐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