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9日09:43 來源:學習中國
2018年6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舉行會談。這是會談前,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納扎爾巴耶夫舉行歡迎儀式。
一、順應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潮流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天的時代主題,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一帶一路”倡議逐步從共識變為行動,不僅成為中國實現自身更好發展的重要支撐,也為促進全球共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強勁動力。事實雄辯地證明,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世界和平發展潮流,彰顯出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引領力。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世界格局正處在一個加快演變的歷史性進程之中。和平與發展的陽光足以穿透戰爭與貧窮的陰霾。回首近100多年的歷史,人類經歷了血腥的熱戰、冰冷的冷戰,也取得了驚人的發展、巨大的進步。上世紀上半葉以前,人類遭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劫難,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戰爭、締造和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覺醒,他們最強勁的呼聲,就是擺脫枷鎖、爭取獨立。冷戰結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訴求,就是擴大合作、共同發展。習近平指出:“我們所處的是一個風云變幻的時代,面對的是一個日新月異的世界。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習近平強調:“這100多年全人類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與發展。然而,這項任務至今遠遠沒有完成。我們要順應人民呼聲,接過歷史接力棒,繼續在和平與發展的馬拉松跑道上奮勇向前。”
“一帶一路”倡議是世界和平發展的最大穩定劑。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真正的合作計劃,而不是地緣政治工具。“一帶一路”倡議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促進人員的相互理解,樹立共同的目標——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和平與發展。在短短的5年時間里,“一帶一路”倡議得到如此多國家的支持,既包括來自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支持,也包括來自于全世界的支持。“一帶一路”倡議推進了全球的和平與發展,是對現有全球治理和區域治理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建設性完善,是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重要貢獻。習近平指出:“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會重復地緣博弈的老套路,而將開創合作共贏的新模式;不會形成破壞穩定的小集團,而將建設和諧共存的大家庭。”
2017年5月15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圓桌峰會,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并致辭。
二、符合沿線國家發展合作的現實需求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一帶一路”是著眼于各國共同發展和繁榮的合作倡議,“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和落實也離不開沿線國家人民的理解、認可和支持。
“一帶一路”倡議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戰略結合在一起。 “一帶一路”倡議是合作共贏的大智慧。“一帶一路”倡議統籌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異性的利益關切,加強了戰略對接,促進打造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合作架構。政策的結合,基礎設施的聯通,貿易的促進,金融的合作,人文的交流,都得到了有效推進。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習近平強調:“‘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一帶一路”倡議將給沿線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一帶一路”不是中國的一家獨奏,而是沿線各國的“大合唱”,是為了促進中國同沿線國家的貿易和投資,促進沿線國家互聯互通和新型工業化,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共享成果。“一帶一路”建設通過開展務實合作,擴大資源要素配置,釋放沿線國家潛能,真正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不僅會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其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好,讓發展成果實實在在地惠及沿線各國人民,也能為在其他領域進一步密切合作關系奠定堅實基礎,為彼此之間妥善解決一些突出問題創造有利的氛圍和條件。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建設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舉措,將給地區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走進新時代,揚帆再起航。“一帶一路”已經成為構建新時代中國與世界良性互動關系的關鍵一招,開啟了中國同世界交融發展的嶄新篇章。習近平指出:“豐碩的成果表明,‘一帶一路’倡議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發展規律,符合各國人民利益,具有廣闊前景。”
要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讓文化說話。要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加強歷史研究和傳承,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
初夏的齊魯大地,萬物勃興,生機盎然。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在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后,在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省長龔正陪同下,先后來到青島、威海、煙臺、濟南等地,深入科研院所、社區、黨性教育基地、企業、農村,考察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腳步匆匆,思慮深深。總書記的齊魯之行,說山東而意在神州,觀歷史而著眼于現實,鑒史觀今謀遠。五個關鍵詞,串起習近平在山東考察的足跡,管窺總書記治國理政理念。
6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北部戰區海軍。離開潛艇部隊,習近平來到北部戰區海軍機關,親切接見北部戰區海軍副師職以上領導干部,同大家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山東考察時強調,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不斷取得高質量發展新成就,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13日上午,正在山東考察的習近平來到萬華煙臺工業園。得知企業走出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直至自主創造的道路,技術創新能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成為行業領軍者,習近平十分高興。 習近平: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
12日下午,習近平離開青島,乘火車抵達威海后,隨即趕往碼頭,乘船前往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劉公島教學區。
10日上午9時許,印度總理莫迪、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俄羅斯總統普京先后抵達。” 在通過的成果文件中,“五通”“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中國理念、中國方案正式寫入了上合組織青島宣言。
習近平主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講話“金句”。
會議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新聞公報》、《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于貿易便利化的聯合聲明》、《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致青年共同寄語》、《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于在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共同應對流行病威脅的聲明》。
6月8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乘坐高鐵前往天津,出席中俄友好交流活動。當聽到徐萬說開口笑是自己家炸的,習近平還向大家介紹了兩種自己愛吃的小吃:炸排叉、江米條。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日晚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歡迎宴會并致祝酒辭。讓我們以青島峰會為新的起點,高揚“上海精神”的風帆,齊心協力,乘風破浪,共同開啟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新征程!
6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宴會,歡迎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的外方領導人。在“上海精神”引領下,本組織不僅在安全、經濟、人文等合作領域取得豐碩成果,在機制建設方面也邁出歷史性步伐。
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下午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乘坐高鐵前往天津,出席中俄友好交流活動。(記者李忠發)
6月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天津體育館共同觀看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誼賽。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新華社天津6月8日電(記者 侯麗軍)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晚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天津共同觀看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誼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