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6月17日09:49 來源:新華網
【學習進行時】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在山東考察。他看了什么說了什么?背后深意何在?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今天推出文章,以提煉關鍵詞的方式為您解讀。
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先后到青島、威海、煙臺、濟南等地,深入科研院所、社區、黨性教育基地、企業、農村考察。
腳步匆匆,思慮深深。總書記的齊魯之行,說山東而意在神州,觀歷史而著眼于現實,鑒史觀今謀遠。五個關鍵詞,串起習近平在山東考察的足跡,管窺總書記治國理政理念。
關鍵詞一:自主創新
自主創新,無疑是此次考察中習近平口中的一個高頻詞匯。
在萬華煙臺工業園,他肯定企業走出的自主創新道路;在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煙臺基地,他強調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所屬國有企業,一定要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在浪潮集團高端容錯計算機生產基地,他指出“創新發展、新舊動能轉換,是我們能否過坎的關鍵”……
創新為何?為的是“不斷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上取得新突破”“研發和掌握更多的國之重器”。
為何強調“自主創新”?因為“基礎的、核心的東西是討不來買不來的,要靠我們自力更生、自主創新來實現”。更因為“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實力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
如若不能手握核心技術這一“金剛鉆”,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局勢中,我們怎能擁有“笑傲”的底氣和力量。自主創新,關系國之興衰。
念茲在茲,須臾不忘。4月份的海南考察、湖北考察, 5月份的北京大學考察,再到此次的山東考察,對創新,習近平一再強調。此中良苦用心和高瞻遠矚,令人深思。
關鍵詞二:海洋強國
山東半島瀕臨黃渤海。在這樣一個“面朝大海”的地方,習近平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正得“地利”。
對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的科研人員,習近平語重心長:“發展海洋經濟、海洋科研是推動我們強國戰略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一定要抓好。”與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交談,習近平稱打造中國“藍色藥庫”是“我們共同的夢想”!
習近平說:“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
是的,一直。此言不虛:
在主政浙江時,習近平就提出,要“把浙江建設成為海洋經濟強省”。
2013年7月30日,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推進海洋強國建設,必須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發展海洋科學技術,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今年兩會上,在山東和廣東代表團,習近平分別強調了海洋強國建設和海洋經濟發展。
在4月份的海南考察中,他強調:“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海域面積十分遼闊。一定要向海洋進軍,加快建設海洋強國。”
此次山東考察,習近平強調,要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基礎設施提升,推動海洋強省建設,推動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有效進展。
……
深耕海洋這片藍色國土,讓海洋大國邁向海洋強國,對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建設海洋強國,道阻且長。但我們已經出發,并且從未懈怠。
關鍵詞三:鄉村振興
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山東是一個農業大省,在這里談鄉村振興,是題中應有之義,并且具有“點睛”之效。今年兩會,正是在山東代表團,習近平以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推動鄉村人才振興、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推動鄉村生態振興、推動鄉村組織振興的五個“振興”為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作了細謀劃。
此次考察,習近平對山東提出了具體要求: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在考察中,習近平強調,要積極培養本土人才,鼓勵外出能人返鄉創業,鼓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黨組織帶頭人,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為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證;要加快構建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的長效政策機制,讓廣大農民都盡快富裕起來……一件件一樁樁,事無巨細,盡心謀劃。
從戰略,到謀劃,再到樣板,中國鄉村振興的藍圖徐徐展開。
關鍵詞四:警鐘長鳴
12日下午,習近平來到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劉公島教學區。他登上東泓炮臺遺址,了解北洋海軍威海衛基地防務情況和威海衛保衛戰、劉公島保衛戰歷史。隨后,習近平來到甲午戰爭博物館陳列館,參觀甲午戰爭史實展。
為何要去回顧一段百年前的屈辱歷史?習近平直言不諱,就是為了“要警鐘長鳴,銘記歷史教訓”。
回首百年,甲午的炮聲仍在歷史的天空回響。“軍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將是致命的。我經常看中國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慘場景就痛徹肺腑!”
這是錐心之痛。
“學習中國近現代史,就要了解近代中國所經歷的屈辱歷史,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負的教訓,增強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這是以史鑒今。
中國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和平需要保衛需要護持。因此,“13億多中國人要發憤圖強,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好更強大”。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以史為鑒,方能更好前進。記之念之思之,方不負歷史不負未來。
關鍵詞五:為民情懷
“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為民情懷。”習近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此次山東考察,他走進社區,了解舊城改造情況,詢問社區便民食堂飯菜可不可口、價格貴不貴。他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閑觀光、健身活動的地點,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豐富多彩。”
他走進村莊,同村民拉家常,問收入怎么樣,搬遷花了多少錢,生活上還有哪些困難。他叮囑隨行的地方領導,“農業農村工作,說一千、道一萬,增加農民收入是關鍵”。
實實在在的話語,真真切切的關懷。為民情懷,一覽無余。
我們發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習近平的回答非常明確:增進民生福祉。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習近平強調,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扭住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就業、教育、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問題,扎扎實實把民生工作做好。
6月11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北部戰區海軍。離開潛艇部隊,習近平來到北部戰區海軍機關,親切接見北部戰區海軍副師職以上領導干部,同大家合影留念。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山東考察時強調,切實把新發展理念落到實處,不斷取得高質量發展新成就,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習近平強調,推動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按照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13日上午,正在山東考察的習近平來到萬華煙臺工業園。得知企業走出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直至自主創造的道路,技術創新能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成為行業領軍者,習近平十分高興。 習近平:建設海洋強國,我一直有這樣一個信念
12日下午,習近平離開青島,乘火車抵達威海后,隨即趕往碼頭,乘船前往膠東(威海)黨性教育基地劉公島教學區。
10日上午9時許,印度總理莫迪、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巴基斯坦總統侯賽因、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俄羅斯總統普京先后抵達。” 在通過的成果文件中,“五通”“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中國理念、中國方案正式寫入了上合組織青島宣言。
習近平主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講話“金句”。
會議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新聞公報》、《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于貿易便利化的聯合聲明》、《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致青年共同寄語》、《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于在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共同應對流行病威脅的聲明》。
6月8日下午,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乘坐高鐵前往天津,出席中俄友好交流活動。當聽到徐萬說開口笑是自己家炸的,習近平還向大家介紹了兩種自己愛吃的小吃:炸排叉、江米條。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日晚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歡迎宴會并致祝酒辭。讓我們以青島峰會為新的起點,高揚“上海精神”的風帆,齊心協力,乘風破浪,共同開啟上海合作組織發展新征程!
6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宴會,歡迎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的外方領導人。在“上海精神”引領下,本組織不僅在安全、經濟、人文等合作領域取得豐碩成果,在機制建設方面也邁出歷史性步伐。
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下午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乘坐高鐵前往天津,出席中俄友好交流活動。(記者李忠發)
6月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天津體育館共同觀看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誼賽。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新華社天津6月8日電(記者 侯麗軍)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晚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天津共同觀看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誼賽。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最鮮明的特征,是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的根本出發點。習近平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也是要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這是老百姓最根本、最長遠的發展利益所在。
【編前語】2018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將于6月9日至10日在青島舉行。——2016年6月24日,習近平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上的講話 “上海精神”產生的強大凝聚力是本組織發展的保證。
6月1日,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首屆媒體峰會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2014年9月12日習近平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